凌宵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凌宵花

名称: 凌宵花 类别: 藤本

别名: 武葳花、陵时化、中国凌霄、大花凌霄 科名: 紫葳科

拉丁名: 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Loisel.

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阴,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排水良好的壤土,较耐水湿,并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生长迅速,有一定耐寒性。

形态特征

落叶藤木,生有多数气根,老干灰白色,嫩枝向阳面常紫红色。复叶,对生小叶7~11片,多数9片,叶脉无毛。花大,聚伞花序顶生,萼铜钟状,有棱5个,花冠漏斗状钟形,外橘黄,内鲜红,雄蕊2长2短,另1枚退化,隐藏在花冠筒内,每个花序自基部向先端陆续开放,花蕾在雨后容易脱落。蒴果似豆荚,长15~20cm,种子薄片状有腺。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良好的庇荫材料,宜做棚架花门,也可攀援假山、石壁、墙垣及枯树。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中部。

【有关文献】凌霄花,原名“紫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以“凌霄花”为名始见于《唐本草》,该书在“紫蔚”项下曰:“此即凌霄花也,及茎、叶具用。” 《图经本草》也载:“紫蔚,凌霄花也。……依大木,岁久延引至巅……。”李时珍称其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的描述:“凌霄野生,蔓才数尺,得木而上,即高数丈,年久者藤大如杯,初春生枝,一枝数叶,尖长有齿,深青色。自夏至秋开花,一枝十余朵,大如牵牛花,而头开五瓣,赭黄色,有细点,秋深更赤。八月结荚如豆荚,长三寸许,其子轻薄,如榆仁、马兜铃仁。其根长亦如马兜铃根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