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战役
1945年9月7日~9月10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部队在胶东平度地区对伪军的进攻作战。
日本侵略军宣布投降后,驻山东招远、莱阳等城的伪绥靖第8集团军王铁相部、伪国民自卫军第12师等先后窜集于平度城,9月1日,掖县伪军亦窜入该城。平度城共有伪军6000余人、日军600余人,成为胶东愎地最后的一个反动堡垒。9月7日,解放军山东军区第5师第13团、第6师1个营、警备第5旅等部队组成两个梯队,向平度的日、伪军发起攻击,当即占领东、西关。8日上午,日军突围逃往高密,解放军进攻部队继续向城内伪军攻击,至10日7时,全歼守军。此次作战,毙伤伪军官兵700余人,生俘王铁相以下伪军5000余人。
日军侵占平度城 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平度城,两月余弃城撤离。同年10月,日本侵略军第2次侵占平度城,驻日本侵略军一个中队160余人。至1945年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后,掖县等地日伪军集中在平度城,其中本侵略日军600人。1945年9月7日,解放平度城战斗开始后,8日晨日本侵略军逃窜。
中共平度地方组织建立 20世纪30年代中期,平度县内即有共产党地方组织活动。1938年7月,中共胶东区委派战均平等以行医施药为掩护,在平度东北部的罗头村,成立了平度第1个党支部。同年10月,胶东区党委组成中共平度县工作委员会,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发展党组织,建立抗日武装。1939年8月,在平北石桥村召开了平度县第一次党的代表会议,选出了第一届县委。从此,党组织的发展在全县展开。通过减租减息、反扫荡、反资敌斗争,党组织和党员发展很快,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
大青杨战斗 1938年10月,日伪张步云部、赵保原部,妄图由平度北犯,消灭掖县抗日民主政权。为阻击敌军侵犯,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司令员高锦纯率六十一团,于11日晚进驻大青杨盛家一带。16日上午,赵保原部约400人,进犯我部驻地,我军迅速应战,兵分两路北撤。待敌追至北盛家村东南时,五支队全线出击,战斗在大青杨村东、村西和盛家村东大庙展开,战线南北5公里,我军虽武器低劣,但英勇顽强,连续打退敌人3次进攻。下午4时许,敌军伤亡200余,狼狈逃窜。大青杨战斗是抗战初期胶东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
平度县参议会和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参议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1940年9月,平度县参议会在大泽山抗日根据地成立,由各法团、各群众救亡团体及士绅、名流代表100余人组成。12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到会议员96人,各区、乡长与来宾100余人。会议选举罗竹风为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选举乔天华为参议长。
地雷战 “地雷战”是大泽山区民兵在抗日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战法。民兵们根据山区放炮打石头的原理,在斗争中逐渐创造出石雷,又发明了前踏后响雷、子母雷、连环雷、门雷、水雷、滚雷等多种使用方法,予敌重大伤亡。在抗日战争中,大泽山区民兵的地雷战,使敌人防不胜防,闻风丧胆。有许多民兵荣获胶东军区授予的“爆炸大王”、“民兵英雄”称号,大泽山区创造了胶东地雷战的范例,成为当时闻名的“石雷之乡”。
解放平度城 1945年8月14日,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胶东半岛日伪残敌6600余人纷纷集中到平度城,负隅顽抗。9月初,我胶东军区进驻城北七里河子,调集部队,部署战役。9月7日晚8时30分,攻打平度城战斗开始,我军从东、西关对攻,用钳形攻势,对城内敌人发起攻击,经过两天两夜激战,至10日10时战斗结束,共毙伤伪军700余,俘虏伪绥靖第八集团军司令王铁相以下官兵5000余人,缴获步枪4000余支,轻、重机枪近100挺,迫击炮6门,小炮16门,子弹12万发,战马150匹,平度全境解放,创造了胶东大反攻以来的模范战例。
三合山战役 又称胶河战役。1947年8月,国民党山东之敌纠集6个师、21个旅组成胶东兵团,对我发动所谓“九月攻势”,向胶东腹地进犯。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于2~8日在三合山与国民党整编六十四师等部激战,重创敌8个旅,歼敌9个团计12000余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自此扭转了山东战局,敌被迫停止对山东战场的重点进攻,我军则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新阶段。
工业“三大会战” 1975年7月,经山东省委、潍坊地委批准,县委组织了化肥、水泥、电力“三大会战”,成立了化肥厂、水泥厂扩建领导小组和11万伏输变电工程办公室。会战中,向化肥厂投资757.7万元,扩建征地0.67公顷,增置设备,生产碳酸氢氨固体化肥,年产合成氨能力由5000吨增加到10000吨。向水泥厂投资186.4万元,扩建整地0.65公顷,年产水泥由8000吨增加到25000吨。建设潍坊至平度11万伏输变电工程。“三大会战”均于1976年上半年完成,不仅有效地支援了全县粮食生产,更给平度留下了“说了算,定了干,天大困难决不变”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