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守磐
武器专家梁守磐的故事
1960年初,为考核靶场设备质量,并通过实际操作练兵,上级决定用引进的P-2导弹进行靶试。
燃料就像是炸弹中的炸药一样,是导弹的食粮。没有合格的燃料,导弹就是造出来了,也只能是一个空壳儿。中国按照苏方提供的图纸建成的化工厂,将已制出的一车皮燃料提前运到了发射基地。可是前苏联专家却说,要将中国的燃料送到前苏联去化验。化验结果大大出科梁守磐等中国专家的预料。前苏联专家说,中国的燃料中含可燃性物质太多,使用中国的推进剂发射,火箭有爆炸的危险。要发射火箭,必须购买前苏联的推进剂。
事情很明显,如果中国没有掌握火箭推进剂生产技术,前苏联专家一旦离开,中国的导弹发展计划便会搁浅。因此,中国专家们非常希望能在这次发射试验中试试中国自己生产的燃料。我国通过基地司令孙继先与前苏联专家交涉,建议使用中国的推进剂,如果发射失败,由中方承担责任。可是得到的回答依然是傲慢的摇头──因为导弹是前苏联制造的,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无私的援助。没有自己的推进剂,就根本谈不上发展中国自己的火箭事业。梁守磐拍案而起:“我们的产品经过化验,完全达到了资料上规定的标准,为什么不能使用?”他的话绝不是夸大其词,他的确对国产推进剂进行了严格的化验分析。在场的中外专家心里清楚,这位长着苏格拉底额头的人从不说空话。
这几句话非同小可,它像一枚炸弹,打破了似乎已经形成的高压下的宁静。“应当尊重专家的意见,否则出了问题不好交待。”好心的人劝告他。“引进的资料也是专家意见,而且是更多专家意见的结晶。根据理论分析,我们的燃料不可能出问题。如果错了,我愿接受处分! ”梁守磐铿锵有力的回答,使在场的人们惊呆了。然而,前苏联专家仍不表态。不过,那宽阔额头里蕴藏的智慧和才能确实使他们感到不安。
那是一个雨后初晴的夜晚。北京郊区一条荒凉的水泥路面上,片片积水在繁星辉映下闪着粼粼亮光, 路边蓬松的杂草上点点露珠在微风中滴落。昏暗中,一个身影在踯躅徘徊。
“不!”他摇摇头。“我的每一步计算都是经过严格推敲的……但为什么?”他苦思着。
一个星期之后,问题的症结终于找到了。原来,外国专家在计算时,误将分析数据中某一物质的气态容积作为液态容积使用了,于是,这种杂质在液体燃料中所占的百分比比实际数值高出了1000倍。这样算出的推进剂当然不能使用。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的错误竟然出在外国专家身上,真不知该怎样解释。染守磐准备面对一场更大的争论。
然而,一切都没有必要了。1960年8年,外国专家组撤走了; 答应运来的推进剂也在一拖再拖之后,以推进剂厂发生了测事故而拒绝提供了。
面对困难,梁守磐毫不气馁,“我担保,我们的推进剂百分之百合格。”梁守磐对聂荣臻元帅说。
1960年9月10日在外国专家撤走后的第二十天, 我国第一次在自己国土上用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那枚 P-2弹道导弹,写下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的第一页。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梁守磐心里清楚,要发展我国的火箭事业,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在前苏联专家撤走之前,梁守磐曾和同事们一起提出过一个使用新型高能推进剂的方案,遭到了外国专家的拒绝,“这种东西不能使用,我们早就试过。它性能虽好,但有剧毒,而且是蓄积性。”现在,专家撤走了,也给了梁守 磐和他的同事们以自由。他们决心在实验中摸索。“这种推进剂能否作用,应当由它的毒性和有无对症的解毒药品来决定。我们应当重视外国专家的意见,但不能总让别人的看法像绳索一样捆住自己的手脚。行与不行,应当在深入分析和试验后由我们自己拿主意。”
为此,梁守磐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们一起投入了对新燃料毒性机制的试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高性能与有剧毒的矛盾终于解决了。新型推进剂是一种耐贮存、推力大的液体推进剂。它在研制成功,为导弹的实用化和远程运载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久,我国自行研制、装有新型推进剂的第一枚弹道导弹腾空而起,准确也击中了目标。在观看了发射试验之后,聂荣臻元帅兴奋地对在场的专家们说:“很好!感谢你们为祖国争了光。”由于攻克了高能推进剂和一系列技术难关,我国加快了自行研制大型中、远程运载火箭的进程。但在刚刚成长起来的中国火箭专家面前,出现 一个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直径。火箭的直径究竟需要多大?别小看了这个问题, 它的大小, 决定着整个运载火箭的内部布局。当时担任火箭总体主任的梁守磐和总体室主任孙家栋经过讨论和论证变为,火箭的直径在2.2~2.40 米之间为好。
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们在国外学习时教授们说,弹径最大只能是1.8米,将直径高2.4米,即使打出去了,也是国际笑话。”“如果打不成,人们当然要笑话我们;但如果成功了,怎么会成为笑话呢?!”梁守 磐反驳说。“我们的事业不能建立在‘如果’上。”不久,梁守磐被调离火箭总体部。当然,这场争论也因此而告一段落。
那年冬天,五院召开了型号方案审查大会。尽管直径1.8米的方案木已成舟,尽管那时他已处于绝对少数,但梁守磐还是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 又一次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弹径1.8米不行。太细、太长、太软,一振动, 驾驶仪的参数就会乱,导弹就会失控。还是2.4米合适。”
1962年3月,直径1.8米的“东风二号”导弹发射失败。究其原因,一是发动机烧穿起来;二是弹体的低频振动与驾驶仪产生谐振。在梁守磐等专家的建议下,对“东风二号”的第二必试验弹进行了发动机地面全程试车,同时对减轻谐振采取了有力措施。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1964年6月29日7时,“东风二号”终于身披“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巨幅标语腾空而起,准确地飞向预定目标。
真理在科学试验中被证实了。鉴于“东风一号”的教训,“东风二号”的直径改为2.4米,并成为了我国中远程导弹的最后定型尺寸。
科学是无止境的。梁守磐在事业上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为在我国现有情况下提高火箭的射程和速度,这位中国第一代火箭发动机专家开始向新领域探索。
“两个发动机的离心泵不能并联,否则,可能因互相干扰而损坏。”这是外国专家的话,而且似乎已经成为一些人公认的定论。经验是应该尊重的,但应该是有条件的,科学的发展往往意味着对已有定论的突破。
能否找到一种新的方法,从而使并联后的离心泵不相互干扰? 通过对已有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深入分析,这种方法终于被梁守磐找到了。一天下午,他按照自己的设想,组织有关人员在试车台上将两台离心泵并联起来,为了更有力地说明问题,他又有意在试验前造成了两台泵流量与压力的不平衡。试验开始了,各种仪表和指针随之摆动。人们惊讶的发现,随着离心泵旋转速度的加快,两台离心泵开始时的平衡状态不仅没有扩大,反而在减小,并很快自动达到平衡。此时,两台离心泵完全成为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是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只要懂得加减法的人就能明白,将两台发动机并联起来,就等于增加了一倍的推力,自然也就四倍于一台发动机了。迈过发动机并联这个门坎,梁守磐又开始向发动机自身的改进挺进。他开始了一种比冲高、重量轻、结构简单的新型发动机的研制。这是一个难度更大的课题,因而,反对的声浪自然也就更高,什么好秘骛远啦,不切实际啦,中国没有条件啦,等等。新型发动机就像是一个不该出世的婴儿,只是因为梁守磐这位意志坚强的专家力主,才使它免遭夭折。当时,身为分院副院长的梁守磐,始终亲自组织新型发动机的研制和试验方案的实施,常常为分析试验数据,以及处理各种关键技术问题而彻夜不眠。如今,这种发动机早已在我国诞生,并已形成了几种可供实用的型号。现在,这种类型发动机的研制在一些先进国家已经成了热门,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