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玉
为了大地的丰收
——记连云港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党员、东海县副县长王夫玉
董入法 冯怀金
江苏省东海县不仅以富藏水晶闻名全国,还以盛产稻谷而蜚声大江南北,东海县是全国粮油双百县之一。然而有谁知道,这个占地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百万的大县,长期以来,玉米、小麦、水稻亩产仅在二三百斤之间徘徊。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而今东海县粮食产量已有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已摘掉贫困的帽子,正大步迈向小康。此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为东海县农业生产作过特殊贡献的人——连云港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党员、农学博士、东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夫玉。
(一)
1961年,王夫玉出生于东海县青湖乡。当时的东海大地,地薄人穷,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并不能丰衣足食。这一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上深深的烙印,更激发了他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斗志。王夫玉深深爱着这片生他养的土地,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学”。
1981年,王夫玉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江苏农学院学习农学专业。在校期间,他先后获得过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称号,光荣地出席了学院的第十一次学代会和农学系的首届学代会,1985年获农学学士学位。1993年,他考取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经过3年攻读,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农学硕士学位。1999年,王夫玉又考取扬州大学首届农学博士研究生,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因成绩突出而获得扬州大学2001年度朱敬文奖学金优秀奖(博士生组),为农学院唯一获奖者。2002年7月王夫玉获农学博士学位,成为连云港市历史上第一位农学博士。
王夫玉从江苏农学院毕业后,一直没有离开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一线,在政治、思想上能严格要求,在学习、科研上能刻苦钻研,在工作、科普上能尽心尽力,较好地完成了一个农业人应尽的义务。
(二)
1985年王夫玉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饱含深情的土地,分配到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栽站工作。他不拘泥于前人的模式,勇于创新,敢于进取。他在农业领域孜孜以求,上下求索,将学习、科研、生产一次次推向了新的高潮。
1988年2月到1989年2月,他驻平明乡王烈村,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进行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白天,他泡在田里,踩着冰冷的泥水和农民们一起整田平地、灌水打硬、育秧栽插,观看长势;晚上,他伏在灯下查找资料、研究课题、书写体会、撰写论文。他把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去,在技术服务中,他推出生产上的一系列配套技术。金秋时节,稻花飘香,稻浪如潮,人们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当年平明乡王烈村7000亩亩产增产粮食180公斤,节省成本35万元。东海县平明乡的粮食生产得飞速发展,成为全省第一个亿斤粮乡,先后有15个省市的数千名代表来东海参观考察农业。
王夫玉在担任县农技推广站站长、县农业局副局长和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期间,都负责着全县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他跑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每一片有农作物生长的地方,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他始终主张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为夺取全县水稻的优质高产,他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的形容与推广工作,创造性地提出改革措施,并亲自组织实施,仅用3年时间便顺利完成了全县水稻由杂交稻向粳稻的过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水稻生产粳稻化,15年来,东海县发展粳稻生产为农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超过10亿元。
王夫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1989—1996年,王夫玉负责东海县国家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世界银行加强中国喔扰┮档戎卮笙钅康墓婊⒈啾ā⑹凳┖图觳檠槭展ぷ鳎⒉斡牍一苹春E┮悼⑾钅?---石湖万亩白浆土实验区的有关研究工作,数年间共争取和应用各级财政资金达1.025亿元,创造了巨大的农业开发效益。1996年起,王夫玉主要从事农业项目、科技教育和农技推广体系管理工作,也直接从事农业科研、开发项目的编报和实施工作,成绩显著。为东海的农业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
辛勤的耕耘,必有丰硕的收获。回顾18年来的工作、学习、科研经历,在王夫玉博士的身后,是一条用汗水浇灌出的铺满鲜花的光辉之路。在完成日常工作的情况下,王夫玉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在校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涉农科研活动,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国家农业部、省、市、县等科研项目近30项,许多研究成果得到了公开发表,并获得国家农业部和省、市、县等各级成果奖21次,其中获得国家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三项,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自然科学论文奖一等奖各一项。作为子项目主持人而参加的江苏省“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新型耕作栽培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截止目前,已发表专著7本,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涉及作物科学理论、数量生态学、物种漂移理论、生物信息论和农业经济学等诸方面,尤其在稻作科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业技术的推广,不是靠哪一个人就能办好的,而是要靠传授技术,靠农民素质的提高”。这是王夫玉在农业战线上的体会。他积极投身东海县农技人员的学历教育工作中去,在与南京农业大学合办的东海农学大专班的教学中,他讲授了《作物栽培学》、《植物营养与施肥》、《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和《农业科学论文写作》等4门主课,并指导全班46名学员的毕业论文写作,一些学员的毕业论文在专业杂志上得到了发表。现在这些学员已经成为东海乡村农业技术的骨干,都在农技推广战线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是王夫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撰教材,先后在全县农技干部培训班上两度讲授,现已充实完善成书----《简明农业科学论文写作教程》,约15万字,正式出版发行。
王夫玉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技科普推广宣传的先行者,他充分利用当地的报纸、电台和国内的一些科普杂志,广泛宣传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些农民致富的实用技术。据初步统计,他在《农业科技通讯》、《农村大世界》、《农村科技》、《当代农业》、《植物杂志》、《连云港日报》、《科技汇报》、《东海报》、《东海农技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科普文章270多篇,20余万字。其中在《连云港日报》上首开《季节与农事》、《专家信箱》等专栏,为1998—1999年《季节与农事》的专栏作者,文章影响甚广,内容反映甚好,促进了农技的推广和应用,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科学致富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四)
成绩属于勤奋之人,勤奋者为取得的成绩而付出的艰辛努力,更令人敬佩。他多次被评为东海县先进工作者、连云港市“科技兴农先进个人”、“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先进个人”,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1997年王夫玉升任为东海县农业局副局长,1998年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被推举为市政协常委,任县残联主席,2003年6月在农工党东海县直属支部成立会议上当选出支部主任。职务变更,环境改变,社会兼职越来越多,但王夫玉醉心于农业科技事业、乐为大地丰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作为市政协常委,王夫玉时刻关注着“三农”问题,有多项关于发展农业的议案被市县党委、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造福于农民。现在王夫玉已任东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负责全县农业和民政、残联等工作。他在农业战线上是行家里手,有丰富的机关工作和经济工作经验。东海这方热土正等待着他,渴望着这位从田野上走来的博士,用智慧去创造东海大地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委统战部 农工党连云港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