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mí ɡuó

迷国(迷国)

1.指隐居不仕。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序》:“若夫怀道以迷国,佯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然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故其行也,则濡足蒙垢,出身以效时;及其止也,则穷栖茹菽,臧宝以迷国。”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闵贡》:“ 仲叔 高栖,藏宝迷国,一介弗取,卓然贞白。”参见“ 迷邦 ”。

2.使国迷乱。 宋 叶适 《宋吏部侍郎邹公墓亭记》:“ 子厚 迷国,罪无匹朋,最大者二后废立之际,尤大者臣子不忍言也。”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诗二》:“人臣私聚敛,迷国坏纲纪。”

3.谓使国人着迷。 宋 陈师道 《黄梅》诗:“留花如有待,迷国更须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