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
拼音:jūjúqiōngqū
部首:革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7五笔86&98:AFQO
仓颉:TJPFD笔顺编号:12212511235431234四角号码:47520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7A0
【基本字义】
● 鞠
jūㄐㄩˉ
◎ 养育,抚养:~育。~养。
◎ 弯曲:~躬。~躬尽瘁。
◎ 大,穷极:~凶。
◎ 幼小:~子(稚子)。
◎ 穷困:“尔惟~自苦”。
◎ 告诫:“陈师~旅”。
◎ 古代的一种皮球:蹴~。
◎ 姓。
【详细字义】
◎ 鞠 jū 〈名〉
(1) (形声。从革,匊( jú)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古时一种用来踢打玩耍的皮球。最早是结毛而成。后来用毛充填皮囊而成,宋代以后才有充气的皮球)
(2) 同本义 [ball used in ancient China]
鞠,蹋鞠也。——《说文》
蹋鞠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 贾谊《新书》注
穿域蹋鞠。——《史记·卫将军传》。索隐:“鞠戏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蹴蹋为戏也。”
(3) 又如:鞠室(蹴鞠之所);鞠场(毬场);鞠戏(古代踢球的游戏);鞠院(古球场,有围墙)
(4) 姓
【词性变化】
◎ 鞠 jū〈动〉
(1) 弯曲,弯身 [bow]。如:鞠拱(弯曲着身子);鞠躬踧蜡(弯着腰,显出恭敬不安的样子);鞠穷(鞠躬)
(2) 通“育”。抚养;生育 [give birth to;rear]
母兮鞠我。——《诗·小雅·蓼莪》
(3) 又如:鞠养(抚养);鞠育(教育抚育)
(4) 匐匍 [crawl]
块兮鞠,当道宿。——《楚辞》
(5) 爱 [love]
鞠爱过于所生。——《世说新语》
(6) 通“鞫”。审讯或审查 [interrogate]
令鞠治之。——《史记·李斯列传》
鞠狱不实。——《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今遣廷史与郡鞠狱。——《汉书·刑法志》。李奇云:鞠,穷也,狱事穷竟也。
(7) 又如:鞠理(审理);鞠治(问罪);鞠按(审问,查证);鞠治(审问定罪)
(8) 告诫,警告 [warn]
陈师鞠旅。——《诗·小雅·采芑》
(9) 又如:鞠凶(告凶,预示灾祸);鞠旅陈师(领兵布阵;兴兵)
【常用词组】
◎ 鞠躬 jūgōng
(1) [bow]∶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2) [salute]∶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jūgōng-jìncuì,sǐ’érhòuyǐ
[bend oneself to a task and exert oneself to the utmost] 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诸葛亮《后出师表》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字部】 鞠
〔古文〕𠮑【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居六切,音掬。
【说文】蹋鞠也。【战国策】六博蹹鞠。【注】《刘向·别录》:蹙鞠,黄帝作,盖因娱戏以练武士。【扬子·法言】捖革为鞠。
又【尔雅·释言】鞠,生也。【扬子·方言】养也。𨻰楚韩郑之闲曰鞠。【诗·小雅】母兮鞠我。【书·盘庚】鞠人谋人之保居。
又【尔雅·释言】鞠,稚也。【书·康王之诰】无遗鞠子羞。【传】鞠子,稚子。
又【玉篇】推也。【广韵】推穷也。【书·盘庚】尔惟自鞠自苦。【传】鞠,穷也。【诗·齐风】旣曰告止,曷又鞠止。
又【小雅】鞠为茂草。【注】鞠,穷也。【战国策】事败而好鞠之。【注】鞠,穷也。
又【尔雅·释诂】鞠,盈也。【诗·小雅】降此鞠訩。【传】鞠,盈也。
又【玉篇】告也。【诗·小雅】𨻰师鞠旅。【传】鞠,告也。
又【韵会】鞠躬也。【仪礼·聘礼】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
又姓。【广韵】出东莱。【战国策】太傅鞠武。【风俗通】汉尙书令鞠谭。【西京杂记】鞠道龙善为幻术。
又星辰。【大戴礼】鞠则见。鞠者何也,星名也。
又与菊通。【礼·月令】鞠有黄华。【释文】鞠,本作菊。
又【广韵】【集韵】渠竹切【韵会】渠六切,𠀤音趜。【广韵】蹋鞠,以革为之,今通谓之毬子。【集韵】或作毱。
又【广韵】驱匊切【集韵】【正韵】丘六切,𠀤音麴。【广韵】亦姓也。
又【礼·月令】天子乃荐鞠衣於先帝。【注】黄桑之服。【释文】去六切。【周礼·天官·司服】鞠衣。【注】黄桑服也。色如麴尘,象桑叶始生。
又【集韵】酒母也。本作𥶶。或作𩍔麴曲𪌲。互详竹部𥶶字及麦部麴字注。
又【集韵】丘弓切,音穹。【左传·宣十二年】有山鞠穷乎。【注】山鞠穷,所以御湿。【释文】鞠,起弓反。【集韵】本作𦵡,亦作芎。详艸部𦵡芎二字注。
又叶各頟切,音格。【楚辞·九章】郁结纡轸兮,离愍而长鞠。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考证:〔【左传·宣十二年】有山鞠藭乎。【注】山鞠藭,所以御湿。〕谨照原文两藭字𠀤改穷。
【说文解字】
【卷三】【革部】鞠
蹋鞠也。从革匊声。𩍸,或从𥱩。居六切
【姓氏起源】——鞠姓
姓氏起源
关于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鞠姓。
以名为姓。鞠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鞠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称鞠姓。
堂号
"清河堂":鞠常原是五代时南汉乾佑进士。到了宋朝开宝年间,赵普为宰相,提拔鞠常为著作郎,后来又作了清河令。
历史名人
鞠文泰:高昌王国,据《唐书》和《西突厥史》记载:“鞠氏家族是汉族血统,自凉州金城(榆中)迁来,信奉佛教”,又载:“金城鞠氏是中央王族,西平鞠氏是地方旁支”。 公元629年,唐玄奘取经时曾路过高昌受到良好的接待;鞠文泰诚恳的邀请玄奘为高昌僧侣300多人宣经讲道,每次讲经前他都跪在地上让玄奘踩着他的后背走上法座以示虔诚。玄奘离开高昌时,他赠送了大量的路费、衣物、日用品和马匹,并派使者和卫队携带高昌王致突厥可汗的24封公文陪同玄奘西行。每到一处“通国书及信物,可汗自目之甚悦,令使者坐,命陈酒设乐”《唐书》。
鞠 武:战国时燕太子丹太傅,曾荐荆轲于太子。
鞠 钺:明代名人。正德时他与妻子于氏被敌人俘获至城南寺,敌人逼鞠钺屈服,鞠钺拒绝,遂被杀,于氏撞石而死。
鞠夫人:宋代舞蹈家,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时称"鞠部头"。
战国时有孔子弟子鞠语,宋代有殿中侍御史鞠咏、雍熙进士鞠仲谋。
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五世孙后稷名弃,传说是帝喾的元妃姜嫄“踏巨人足迹,而身动如孕”(《史记》)所生。弃在幼年时就有成人的志向,玩的时候好拿种植五谷杂粮作游戏。长大成人后对什么样的地种什么庄稼,怎样种才能长得好非常有研究,老百姓都愿意向他学习。帝尧听到后,把他请来封为管理农田耕种的官叫“农师”。由于弃管理有方,老百姓跟他学种地连年增产,功劳很大,帝尧就把邰地(今陕西武功一带)赏赐给他作封地,封号为后稷,姬姓。
弃去逝后,这种农师的职务一直承袭了10余代,其中有叫檠玺和叔望的,当传到不窋(zhu阳平声,发“竹” 音,同“窟”)时,夏朝的“帝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史记》)失国,诸侯互相侵扰。不窋辞去职务不当农官,带着族人逃避到了西北戎狄住的地方,古时候叫北豳,也称北荒(甘肃庆阳,现已改为“庆城”)。不窋到北豳时,他的儿子鞠陶已经长大成人;关于他名字的来源有这样一段传说:据说鞠陶出生时右手的掌纹很象古代篆文的“鞠”字,于是取名叫鞠。到北豳后,由于当时周人的居住条件很差,大部分采用穴居,于是周人的首领不窋封鞠为专门负责挖陶窑的官职,他带领周人一边挖窑烧陶器,一边挖窑用于住人,一段时间后,周人都叫他鞠陶(鞠,盈多也;陶,窑也)。
不窋去逝后,鞠陶作了周人的首领。他是周先祖奔北豳后的第二代首领,也是周人在北豳的真正开拓者。据史志记载,后世周人都尊称他为“周老王”,现庆阳城西60里有周老王陵,一直保存至今,明、清时还作过修缮。鞠陶在北豳时为周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一是开拓疆土。他派儿子公刘(刘者,兵器也;公者,尊长也)专门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那时,兵器平时都由专人保管,遇到打仗时每人发一件,这便是军队的雏形。公刘,这个带有军事首领色彩的职务名称就变成了人名。据《丰镐考信录》记载:“盖自不窋窜戎以后,地非安乐,事多草创,历三世至公刘有令德”。那时,面对外部威胁和内部叛乱是打是和万事都得从头做起,鞠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是发展农牧业生产。北豳原是少数民族集居地,北临朔方,当地人以游牧为主。周人刚迁来时,遍地杂草重生,狼豺出没,非常荒凉。不窋和鞠陶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运用到北豳,种植、养殖、狩猎同时并举,椐史载:“好稼樯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丰镐考信录》),农业和牧业都有很大发展。三是建城镇村庄。定居后,鞠陶带领人们一边生产一边集中修建窑洞,有了剩余产品设集交换,村庄城镇应运而生,周人从此定居下来。当时北豳的政治中心人称“不窋城”,鞠陶当政后对不窋城继续修建,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修了城门,把城的形状修的象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史称“凤凰城”。四是兴修水利。不窋城东西两面各有一条河流到城南汇聚成一条大河(今马莲河)向南流去,在城南横卧一山叫“土龙岭”档住去路,至使不窋城连年水患,鞠陶带领五百土工、五百石匠经数月挖通土龙岭,消除一大水患。他的另一贡献是凿天鹅池洞。不窋城西河叫马岭水(今称环江)水质差,含盐硷高不能饮用,城东河叫白马河(今称柔远河)水质好,城里居民都饮东河水。当遇到水患或敌人围困时就会断水,鞠陶经过勘察在城里向东河挖一斜洞,把东河水引入洞中,并用石砌成台阶,人们顺台阶下洞取水不用出城,体现了鞠陶的聪明才智。据庆阳史志记载,这项工程到宋代才失去作用。
鞠陶的儿子公刘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物。他在22岁时将首府迁至南冈(今宁县城西),史称“公刘迁囱”,势力范围已经扩展到今甘肃东部及陕西西南各县。《诗经.大雅.公刘》“乃陟南冈,乃靓于京”。讲的应是这段历史。诗中讲道:公刘率领周人身着华丽的服装,手持刀枪,背上干粮,旌旗烈烈,威武戚扬,浩浩荡荡的向南冈进发的雄壮场面。后来公刘的儿子庆节“建国于豳”的“豳”指的应该也是这一带,周人在这里生活至少十五代以上。在这期间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大戏。西周建国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把庆阳一带称北豳,把为北豳开发建立不朽功勋的周人先祖不窋、鞠陶、公刘并称为“三王”或“三圣”。一些从事先周史研究的著名学者怀疑不窋、鞠陶、公刘不是祖孙关系,即他们之间可能有断代,因为他们所处的时期与夏末商初同时期在时间上不匹配。同时读过这段历史的人都知到,鞠陶在历史文献上记录的资料很少,《史记》上只记载了短短的一句“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无论是否有断代和史籍上记载的多或少,鞠陶在先周时期作为承上启下的历史人物能够名留青史让后世周人永远纪念,足以证明了他的历史功绩。
在甘肃庆阳一带有关“鞠老王”的历史传说很多,其中《鞠老王喜得贵子》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故事说到:不窋年岁已高很想要个孙子。阳春三月的一天晚上,人们发现鞠陶住的窑洞烈焰升腾光照山川,大家都以为着火了便来救火,等到近前一看院内一片寂静,正在纳闷时忽然从窑洞内传出小孩的哭声震耳欲聋——公刘降生了!人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杀猪宰羊前来祝贺。此时鞠陶正在烧窑弄的满脸碳黑,听到喜讯后高兴得二话没说就往家跑,看到这付模样大家都笑他,可他却说:“笑什么,这是喜色”。大家听到后都互相把脸抹黑以示庆贺。后来生孩子脸上抹碳黑成为当地习俗一直延习至今。
到黄帝的25代孙古公亶父时,周人南渡漆沮二水到达歧山脚下的周原,历经三代到姬昌时将都城迁至丰邑(今陕西长安县一带),这时周人经过了将近一千多年发展已经具备入主中原的条件。当殷纣王淫乱不理朝政,诸侯纷纷离他而去的时候,姬昌的儿子姬发率周国大军经牧野一战一举推翻商王朝,入主中原建立西周王朝,姬发是为周武王,谥父姬昌为文王。由此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辉煌历史。
从轩辕黄帝到周朝各王都是姬姓,鞠姓从何而来呢?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天下鞠姓一家人,源自鞠陶世代亲!周的先祖在北豳时,正是部落联盟解体的民族大融合时期,随着城帮的建立和个体家庭出现,家庭的代表符号“姓”也逐渐产生。北豳人为了纪念鞠陶的丰功伟业,一部分家庭以鞠为姓,鞠姓由此诞生了。因此甘肃庆阳应是鞠姓起源的根,鞠陶就是鞠姓族人的命姓始祖。一些人考证说:战国时期制鞠(皮制,一种踢着玩的球)业有所发展,这些制鞠工匠的后代便以职业为姓。这种说法甚是荒唐,古人信奉天地神灵,好占卜,其实是为了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怎么能以踢着玩的东西为姓?
关于鞠姓先民的迁徙很难考证,最近本人查阅了大量文献,对鞠姓家庭的早期迁徙过程有了一点了解,现归纳如下:大致分为东西两路,西路沿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路线经天山北麓到达高昌(今吐鲁番);东路随武王伐纣进入中原大地。
周人入主中原后,北豳的鞠姓家庭逐渐向南发展,他们在周先祖的根据地世代生息繁衍。经过不断的政权更迭,大约在西汉晚期有一枝鞠姓家庭迁徙到古代凉州的金城(今兰州西)榆中定居。到前秦时,大将吕光奉命率7万人马征讨西域,当部队行进到姑藏(今武威一带)时,由于淝水之战失败前秦瓦解,吕光乘势占据姑藏建立后凉政权。公元390年经朝臣群议,吕光决定派儿子吕覆为西域大都护镇守高昌,《晋书》载:“命大臣子弟随之”,其随行人员中当有鞠姓臣僚眷属。公元460年天山北麓的柔然人进入高昌,扶植了一个叫阚伯周的人建立了高昌王国,后被一个叫马儒的取代。公元501年马儒想要内迁,高昌旧人恋土不愿东归,于是杀马儒立鞠嘉为王,可想而知鞠嘉应是力主不愿东归的大臣之一。从此,由鞠嘉建立了一个承传九代历时134年的真正的高昌王国。据《唐书》和《西突厥史》记载:“鞠氏家族是汉族血统,自凉州金城(榆中)迁来,信奉佛教”,又载:“金城鞠氏是中央王族,西平鞠氏是地方旁支”。
公元609年隋炀帝巡视西域,高昌王鞠伯雅率西域27国国王佩玉披锦,焚香奏乐跪在道旁相迎,场面之壮阔在西域的历史上前所未有。隋炀帝回朝时鞠伯雅又亲自相送,一直送到隋都长安,令隋炀帝十分感动。在长安“观风殿”隋炀帝亲自设宴款待,并把鞠伯雅请到自己身旁设坐以示重视。此后鞠伯雅又陪同隋炀帝远征高丽,为感谢他,隋炀帝“妻以戚属于文氏女,号华容公主”(《唐书》),612年归国后下令全国采纳汉式服饰。到鞠文泰时,由于突厥人的不断侵扰不得不采用双重进贡的方式,一边对付突厥人一边应付隋朝皇帝,当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商旅的过境费。公元629年,唐玄奘取经时曾路过高昌受到良好的接待;鞠文泰诚恳的邀请玄奘为高昌僧侣300多人宣经讲道,每次讲经前他都跪在地上让玄奘踩着他的后背走上法座以示虔诚。玄奘离开高昌时,他赠送了大量的路费、衣物、日用品和马匹,并派使者和卫队携带高昌王致突厥可汗的24封公文陪同玄奘西行。每到一处“通国书及信物,可汗自目之甚悦,令使者坐,命陈酒设乐”《唐书》。
后来鞠文泰与唐朝的关系恶化,公元640年,唐朝派侯君集远征高昌,此时鞠文泰发病而卒,幼子鞠智盛即位,因雅尔都城城高墙厚不肯投降,被唐军用“投石冲车”攻破,鞠智盛被俘囚至长安,高昌国灭亡被唐朝西州取代。为了安抚高昌王眷属,唐太宗拜鞠智盛为左武卫将军封金城公;拜其弟鞠智湛为右武卫中郎将封天山公,并留在朝廷世代为官。公元690年,鞠智湛的儿子鞠(麴)崇裕授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虽然官居二品但却受到武则天的宠信。
随着西周王朝的建立,鞠姓先民获得了极大发展,一部分家庭跟随武王伐纣首先进入中原。大部分家庭在周朝崇尚礼仪不断繁荣的同时,也先后迁徙到中原地区发展。这种迁徙经历了不间断的漫长的过程。这中间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孔子的学生鞠语;据《晏子春秋》记载:鞠语“明礼乐,审于服丧,其母死,葬埋甚厚,服丧三年,哭泣甚疾”;齐景公出行路过此地看到后很受感动,倡议大家都应该这样做。到了战国晚期的代表性人物是鞠武。鞠武是燕国太子丹的老师,曾跟随太子丹到赵国都城邯郸做人质,对秦王的暴政非常了解,所以当太子丹为挽救燕国向他问计时,他便毫不犹豫的通过燕国名士田光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接下来上演了一场著名的“荆轲刺秦,图穷匕见”的历史悲剧,从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太子丹身死,鞠武被迫逃难。秦王朝建立后所实行的治国方略尽管对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的暴政和狭隘必然使他排除异己,鞠武及其家族难逃厄运,甚至其他鞠姓家庭也将受到株连。秦汉时期氏族门第非常尊贵,氏族豪强各霸一方,其他小家族很难得到充分的发展,甚至被迫隐姓埋名改换门庭的也当有之,西汉晚期的鞠谭就是一例。
据《汉书》和《元和姓纂》记载:鞠谭是汉哀帝的尚书令(尚书令是“九卿”中专门掌管皇帝奏章的一种官职,是皇帝的近臣,在西汉晚期为了抑制相权,其作用相当于位居三公的宰相—编者)。汉哀帝建平三年,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东平王以为不是好兆头,便在宫内仿瓠山形状造一土山,上立石像,插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两个妄人一个叫息夫躬(息夫,姓)另一个叫孙宠的知道后便借此“发生事端,以图封侯”,于是向汉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一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刺痛了哀帝,于是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人等一律处死;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急忙上奏,“因未见确实,应委公卿复讯”,被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判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遂削职为民。鞠谭和儿子鞠閟(发“闭”音)因为避难逃避到凉州西平(古称西都,今西宁市)改姓为麴。这就是《元和姓纂》记载的“避难湟中,因居西平”和“鞠麴同宗”的来源。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鞠谭的后人始终沿湟水两岸发展,乃至成为西北地区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集团。
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在袁绍帐下有一员与河北名将颜良文丑齐名的悍将叫麴义的就是鞠谭的后代。他不但帮助袁绍战胜韩馥夺得冀州(今河北冀县),而且把凉州羌人“斩马腿”的战法运用到“界桥之战”大败公孙瓒,为袁绍立下赫赫战功,后因居功自傲被袁绍所杀。公元200年前后,鞠谭的后代西平人麴演(衍)、麴光、麴莫在凉州起兵反操杀郡守。他们带领部队经常活动在西平、金城一带,并与韩遂、马超遥相互应同曹操抗衡;后来因内部分裂,麴演伙同蒋石诱杀韩遂投降了曹操。
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仆射的麴允也是鞠谭的后代,他在公元300年带领族人时任西晋雍州刺史的麴特、北地郡(甘肃庆阳)太守麴昌曾多次与汉(前赵)刘聪的大都督刘曜作战,由于战功卓著深得晋愍帝的信任。麴允是金城名门望族,西州民谚有“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的说法,其权势和富有可见一斑。到了唐代,麴姓家族有一枝从凉州迁徙到江苏吴兴(今湖州一带),现在台湾的麴姓就有望出吴兴的。据《唐书》载:麴信陵,唐贞观中望江令,望出吴兴,有惠政,大旱时祈雨即应,百姓为之立祠,白居易为之作《秦中吟》。有联颂之曰“祷获甘露,居易作诗歌惠政;世为豪族,西州传语望朱门”,由此印证了吴兴麴姓出自凉州麴氏。另据考证,曲字乃麴字的变型(麴-曲-曲),曲姓的出处中也有来源于麴姓的说法。诸位试想,不然的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哪里去了?
在鞠姓的发展中有两位名出山东高密的族人值得一提,据《续资治通鉴》记载:鞠常字可久,五代南汉乾佑(948年)进士,宋朝开宝年间为著作左郎,后为清河县令去世。另一位高密籍人氏鞠仲谋字有开,宋朝雍熙(985年)进士,官至开封府判官,兵部员外郎,后为连江县令去世;他在任连江县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兴修的连江水利工程始终为后世称道。
又据《二十五史 宋史》记载:“鞠咏字咏之,宋仁宗年间文士,开封人;父鞠励,尚书善部员外郎,广南转运史。咏十岁而孤,好学自立。举进士,士秘书省校书郎,知钱塘县,改著作郎,知山阴县。仁宗即位召为监察御史,著有《道释杂言》数十篇。”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刚正不阿,连皇太后提拔官员的诏书他认为不妥时都放言敢于撕毁。鞠咏在入仕初期与恩师王化基有一段千古佳话,据载:“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到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竣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这段佳话以上级对下属严格要求不袒护和下属不仰仗权势,奋发进取终成大事的深刻寓意,被命题为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使得举国上下尽人皆知。
史志又载:鞠嗣复,北宋徽宗宣和初年知歙州休宁县。方腊破县,欲逼使降,面斩二士以怖之,嗣复骂曰:“自古妖贼岂有长久者,尔当去逆从顺,因我而归朝,官爵尚可得,何为协我使降”?嗣复知必死,屡言何不速杀我,贼曰:“我,县人也。明府宰邑有善政,我不忍杀”。朝廷知到这件事情后,进其官二等,加直秘阁,升任睦州知府。真是一个精忠报国,大义凛然的豪士。鞠氏家族中也不乏伟大的女性,舞蹈家鞠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南宋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她精通音律,是皇宫舞蹈班子的编舞兼领舞,以善舞南宋名曲《梁州曲舞》而著称,她的舞姿在宋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人称“菊部头”(在古代菊-鞠相通),皇宫的教坊都管王谨特作《菊花新曲破》用以称颂她。到了明朝正德年间,登州府文登人鞠钥与妻子于氏被敌人(正德年间登州刘六、刘七暴乱)俘获押到城南寺,敌人逼迫鞠钥屈服被拒绝,当场被杀害,妻子于氏悲愤触石而死。被当地百姓誉为“文登双节”,明朝政府专门为其树碑立传。
鞠陶生活在距今4200年的夏代晚期,那时作为姓氏的“姓”的形成还不成熟,人们往往只知到有氏不知到有姓,当庞大的氏族集团逐渐解体,与此同时为了区分相同氏族中的小家族或个体家庭,代表符号“姓”才逐渐产生壮大,因此文章中提到的“一部分北豳家庭以鞠为姓”并不专指鞠陶的直系后代,而只是把她当成命姓始祖。在这种意义上考证鞠姓起源立姓能够见著于史籍的最起码应该有两个来源:一是春秋时期齐景公年代孔子的学生鞠语;二是战国时期燕易王之子姬升。
鞠语,春秋时期人,孔子三千弟子之一。《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篇记载:“景公上路寝,闻哭声。曰:吾若闻哭声,何为者也?梁丘据对曰:鲁孔丘之徒鞠语也。明于礼乐,审于服丧,其母死,葬埋甚厚,服丧三年,哭泣甚疾。公曰:岂不可也!而色悦之。”意思是说:齐景公出行到晚上在路旁休息,似乎听到远处有哭泣声,便问:“是谁在哭啊?”随行的人回答说:“是孔子的学生鞠语,他是个孝子,母亲死了他不但给以厚葬,而且还守灵三年天天这样悲痛欲绝的哭泣啊”。齐景公听到后非常赞赏,建议大家都应该这样作。
《晏子春秋》据传是春秋时期晏婴所著,全书共8卷计215章,是记叙春秋晚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她记载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70~476年;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可以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晏子春秋》上记载的鞠语应该是姓鞠名语,而不是专指人名,就象300年以后出现的鞠武一样;应当确信鞠语的“鞠”字在这样一部传世之作上的记载延续不会有误。
齐景公生活在春秋晚期的前547~489年,如果设想齐景公路遇鞠语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00年的话,可以断定在公元前500年以前鞠姓就已经产生或存在,这枝鞠姓的太始祖是谁虽已无从考证,但是她以鞠陶命姓应该得到认定。类似这种情况没有写进史籍的一定还会大有人在。
鞠武,战国晚期燕国人,燕国太子丹的太傅。鞠武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史记》上描述他聪明睿智、深谋远虑、忠义诚信、威武刚烈。“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是描写太子丹为了实现其宏图大志送荆轲上路在易水边上拜别时的悲壮场面,正是鞠武通过田光向太子丹推荐了这位著名的侠士荆轲,其后鞠武也同荆轲所演绎的那场“荆轲刺秦,图穷匕见”的历史故事而享誉华夏。
依据史料和有的鞠姓家谱记载,燕易王是西周初年大名鼎鼎的周公的弟弟召公奭(shi去声)的38代裔孙,鞠武是燕易王的儿子姬升的嫡曾孙。为什么姬升的嫡传不姓姬而姓鞠呢?原来,历史演绎了这样一段故事:燕易王的正妃是秦惠王的女儿,生子姬哙;姬升是燕易王的庶妃所出。历史记载燕易王迎娶秦惠王女儿的时间是燕文公二十八年(约公元前332年),第二年燕文公去世,作为太子的燕易王继父登基王位,燕易王在位十二年病逝由姬哙继位。如果上述史籍成立,那么姬哙登基王位时年龄不会很大。再结合江西有一枝鞠姓家谱序言中的记载“溯予族受姓之祖,始于燕易王庶妃之子太子升公,因与嫡妃之子太子哙图位不克,遂奔辽阳别姬氏始姓为鞠,郡号汝南。传四世而生武公,太子丹闻武公忠义方刚,聘归本国授以太傅。自秦讫汉晋唐宋以来代有传人”中出现的两个太子称谓我们是否可以设想,姬升的母亲原本就是正妃,姬升也就是当然的太子,然而出于当时“苏秦合纵”所导演的秦燕联盟、远交近攻的政治需要,在燕文公的主持下作太子的燕易王娶了秦惠王的女儿并册立为正妃,同时采取了在当时并不被认可的“废长立幼”的手段剥夺了太子升的名位而将姬哙强行立为太子,引起了姬升母子和他所代表的派系集团的不满,当公元前321年燕易王病逝后,燕国宫廷内部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乱。宰相子之早有窥测王位之心,看到姬哙年少幼稚可以利用便从中极力支持姬哙即位,所以太子升与太子哙争夺王位失败,被迫躲避到燕国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阳)隐姓埋名,弃姬改鞠为鞠升。因为姬哙的即位不合礼制而不被当时的齐国等列强认可,所以历史上一直称之为“燕王哙”(合法即位的在称呼上一般都不带名讳称“燕某王”,例如后来的太子平也有说叫公子职的就称作“燕昭王”)。可见这场争夺王位的斗争是何等的残酷,否则姬升不可能放弃王公贵族的身份跑到千里之外的荒僻之地襄平去隐姓埋名。 鞠升传四代而生鞠武,鞠武自幼聪明睿智、才华出众,成年后在家族中很有影响力,于是在鞠升弃姬大约80年后被当时的燕王僖“念及同宗和鞠武的才华特聘归燕国作太子姬丹的太傅”。 基于上述分析说明,既然鞠武嫡传于鞠升,那么鞠升就是这枝鞠姓的太始祖,所以有些溯源文章记载说“鞠氏起源于鞠武”或“鞠武的后代便以名为姓”的种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这篇家谱序言对于鞠氏探源很有价值,首先她确定了在中华鞠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源头来自战国时期燕国太子鞠(姬)升;其次她准确的描述了姬升改鞠的前因后果,这些记述与同时期的历史记载非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历史记录的缺憾,对于后世族人研究鞠姓源流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另外,经过研究发现这篇家谱序言在编纂时并不是照抄原作或者说根本没有原作,而对于起源部分的记述可能只是在家族内部的父子相继、口传面命。所以,她的编纂时间最早不会超过宋代或者可以肯定就是明清时期的作品,原因是在我国古代如果当朝人写当朝事一般都忌讳写当朝的名号,必写时都以“国朝”、“大宋”等代称。另外,辽阳这一地域名称始见于公元10世纪辽国神册三年(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唐代以后历经辽代、金代、元朝、明朝、清朝至今一直沿用,如果是家族内部的文字相传不可能把战国的襄平写成辽阳。同时应当说明的是家谱序言中的“郡号汝南”是指汝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汝南郡应该是秦皇统一中国后鞠武恐于被株连率直系后代的逃难之地。鞠武的老家是燕国辽东郡治所襄平,燕国覆灭后襄平必然是秦皇追杀的主要目标,鞠武不可能到老家避难,所以汝南应该是鞠武及其直系后代为躲避秦皇追杀而展转躲避多年后的敢于公开的定居之地。又获悉,宋朝雍熙(公元985年)进士鞠仲谋就是鞠升的后代,从鞠仲谋至今已传三十代;由此推算,从鞠升至今大约应传76代(注:参照孔子在中国大陆传世83代,其每代的平均间隔期为30.12年推算)。
鞠姓宗祠中有“山阳衍派,太傅分支”的四字联,联中的太傅系指鞠武,山阳应该是指从汝南分衍出来的鞠姓很重要的一枝的定居地。那么山阳指的究竟是哪里呢?中国古代叫山阳的地名一共有四个。一个是在今焦作市东的山阳县(战国魏邑);另一个是在今陕西洛县的山阳县,明置;还有一个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的山阳郡;最后一个是在今江苏淮安的山阳郡。在以上四个历史上的山阳中,焦作山阳废置太早,洛县山阳建置太晚,只有金乡山阳和淮安山阳作为山阳郡的治所纵贯古今。金乡山阳郡的治所叫昌邑,西汉景帝中元六年设置,西晋末年废置,设置长达400多年,在历史上很有名望,很多历史名人都出自这个金乡(昌邑)山阳;淮安山阳是东晋安帝(公元411年)置,民国3年(1914年)1月废置改为淮安,设置长达1500多年。在以上的两个山阳中,如果认定“此家谱源流是鞠武的后人经过很多代之后的一种追记”这一基本推论成立,应该确定为淮安山阳,其理由是作为追记,这款宗祠对联产生的年代不会太久远,可能出自宋元时期以后。
据宋代陈澎年所著的《广韵》记载:鞠姓“出自东莱”。东莱在唐代以前为东莱国或东莱郡,汉高帝置郡,置所在掖城(今山东莱州),管理范围相当于今天山东半岛的东北部地区。《广韵》源自《切韵》,其全称叫《增广切韵》,《切韵》是隋代刘臻所著,可见东莱郡应是东汉末年至隋代以前这一时期鞠姓的郡望。实际上早在东晋十六国前期就已经有鞠姓在东莱郡居住繁衍和任职的记录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公元三世纪有鞠羡、鞠彭、鞠殷祖孙三代都作过东莱太守的记录。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由嫡传的祖孙三代先后就任相同的职务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种巧合,然而,这却是真实的历史。
东晋十六国前期,社会进入了空前的大动乱。公元307年2月,东莱郡长鞠羡被变民首领王弥攻击斩杀,西晋怀帝的兖州州长苟晞又任命鞠羡的儿子鞠彭为东莱郡长。公元309年12月,王弥的部下曹嶷又率兵前来攻掠土地,郡民都愿为鞠彭拼命死战,使得曹嶷的军队虽然很有战斗力却不能取胜,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拉锯式的战争,这种拉锯战一直坚持了十年,到了公元320年,鞠彭眼见这种无休止的争斗使得郡民生灵涂炭,便不听从劝阻率领众乡亲一千余家,乘船渡过大海投奔辽东郡。非常巧合的是事隔18年后鞠彭的儿子鞠殷也被前燕国主慕容俊任命为东莱太守。于是在公元356年,时任前燕乐浪(今朝鲜平安南道一带)太守,爵封大长秋的鞠彭在给儿子鞠殷的信中告诫说:“王弥、曹嶷肯定也有子孙后代,你一定要很好地招纳抚慰他们,不要计较过去的怨恨,以防扩大祸乱的根源”。鞠殷遵照父命经过推问访察,在山中找到了王弥的侄子王立、曹嶷的孙子曹岩,便邀请他们前来相见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鞠彭听到后又派使者给他们送去车马衣服,东莱郡的百姓从此太平了。这段故事不但记录了鞠姓族人在东莱早期活动的历史,而且也揭示了鞠姓先祖宽宏大度、不计前嫌、爱民如子的优秀品德。
时间又过一百多年后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东莱郡黄县籍人,官居给事中的鞠璋、时任东莱太守东武侯的鞠延增和官居魏郡太守宁远将军的鞠彦云祖孙三代在东莱居住任职的记录。宋明帝刘彧(yu)泰始三年(467年),青州刺使沈文秀拒命谋反,大将军刘怀珍奉命征讨。当连破数城攻击到东莱郡时,沈文秀的下属时任东莱太守的鞠延增劫留高丽使者并率众数百人据守城池迫使进攻受阻,最后刘怀珍在与其他部队的合击之下逼降鞠延增使之归顺。清朝光绪初年一农人掘井时,在位于山东黄县南十里的战家夼(kuang)北,掘得刻有“黄县都乡石羊里鞠彦云墓志”的一方墓志铭才使得鞠氏祖孙三代的这段历史重见天日。碑文写道:“维大魏本州秀才,奉朝请,辅国府长史,镇南府记室,给事中,上书郎中,奉车都尉领郎中,魏郡太守,宁远将军,统军本州司马,中坚将军鞠彦云,以正光四年正月十六日亡。祖璋,给事中;祖母,昌黎韩。父延增,东莱太守,东武侯;母,济南解。妻,武威贾。中坚英才金声,含德玉润,妙识朗于龆年,贞芳茂于弱冠。德贯颜、闵,文通游夏。拂缨朝伍则东夏威恩,背虎邦符则齐鲁易化。而至德消弘,非得其门。焉尽其美,略题閟好,岂写真明者哉。维大魏正光四年岁次癸卯十一月二日”。这方北魏墓志字体浑厚圆润、盖字精绝而被历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所激赏,特别是志文的内容虽不及二百字,而时代、年月、官位、世系、德行、治迹无不悉叙,简要不烦,为志铭中所仅见者,具有极高的价值,乃至其后模仿者屡见不鲜。同时也可以认定,位于原山东黄县南十里的战家夼就是1500多年以前的东莱郡黄县都乡石羊里。这里也正是东莱鞠氏在北魏时期的祖居地和故乡。
时间又过了三百多年到了五代十国和宋朝这一时期,又有高密籍的鞠氏四代为官的记录。据《二十五史 宋史 列传一百九十九》记载:“鞠常,字可久,密州高密人。祖真,黄县令。父庆孙,申州团练判官,有诗名。常少好学,善属文。汉乾佑二年擢进士第,裁二十一,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周广顺中,宰相范质奏充集贤校理,出为郓州观察支使,历永兴军节度掌书记、伊阳令。显德四年,诣阙进策,召试,复授猗氏令,迁蔡州防御判官,复宰介休、魏县。开宝中,赵普为相,擢为著作佐郎。时任此官,惟常与杨徽之、李若拙、赵邻几四人,皆有名于时。常应举时,著《四时成岁赋》万余言,又为《春兰赋》,颇存兴托。后为清河令。七年,卒,年四十七。子仲谋,字有开,雍熙中进士,有材干,历御史、东京留守推官、陕西转运,至兵部员外郎,仲谋集其父所为文成二十卷。 弟愉,周广顺中进士,与常齐名”。
上述鞠氏四代五人的实绩被收入宋史并专门立传说明了鞠常和鞠仲谋在当时的名望,同时也传达了鞠常和鞠仲谋是父子关系这一重要信息。若再结合仓海一鼠家族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重修的《鞠氏族谱重修世纪图小引》记录的“(尊)自高密至石岗始迁之祖砥公已(以)上六世玉闰公为世纪一世之祖”和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三修的《鞠氏重修族谱原世小引》记录的“仲谋公……登石岗览山水之秀遂令次子砥公筑石斯址后迁宫侧……”中表明的鞠仲谋与鞠砥也是父子关系的记载,经研究考证确认从鞠玉闰至鞠砥的辈分关系排列顺序应为:鞠玉闰——鞠 ** ——鞠真——鞠庆孙——鞠常——鞠仲谋——鞠砥……(以下接仓海的家乘枝谱)。其中鞠常的一个兄弟叫鞠愉的是五代十
国时期后周广顺年间进士,在当时也与鞠常齐名。
《鞠氏重修族谱原世小引》上还介绍说,鞠仲谋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官授康乐(今江西万载)主薄,又于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升任连江县令,在从康乐到连江举家搬迁过程中,当舟船沿锦江顺流而下行驶到赣江边上的新建县石岗时,“舟阻新建登石岗览山水之秀遂令次子砥公筑石斯址后迁宫侧”。家乘的持有人在解释“舟阻新建”一句时说“遇到了洪水,以为不吉利便留下次子砥公在石岗这个地方筑石斯址后迁宫侧”。如果单从《鞠氏重修族谱原世小引》的字面分析,因何“舟阻新建”文中并未说明,“遂令次子砥公筑石斯址”是因为“舟阻新建登石岗览山水之秀”而作出的决定,中国古人特别是豪门仕宦都对建宅选址的阴阳八卦有所研究和偏好,好的宅基地据说可以佑护主人飞黄腾达,家族繁盛兴旺。鄙人以为:这是鞠仲谋在此前13年的为官生涯中深感仕途险恶,联想到这次到连江赴任前途未卜,为自己的将来留下的一个退路。没想到此去连江便创下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官品从此一升再升,从连江县令到殿中丞到皇帝钦点的开封府判官到陕西转运史最后竟作到了兵部员外郎。鞠仲谋最终并没有回到新建石岗的宅第,但他的次子鞠砥一枝在江西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鞠砥的子孙们沿赣江两岸发展到南昌、进贤、高安一带并通过宜春进入湖南或顺赣江而下发展到江汉平原,成为后来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次大规模移民的主要力量。
如果把鞠砥一枝的初次修谱时间定位在那篇“残篇断简”的草稿标明的明朝正德甲戌年(1514年),那么它距离鞠性覆“动念思源”修订家谱的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间隔了357年,而鞠性覆修谱时距鞠仲谋过世大约也应在135年之后。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石岗的家谱是一部以鞠砥为核心的鞠仲谋在江西的后代的支谱,这部家谱完整的记录了这枝鞠姓的起源立姓和从东莱到石岗的迁徙过程,成为鞠氏家族发展的一个缩影必将名留史册!
明朝宪宗成化十三年(丁酉年,公元1477年),江西进贤籍的鞠孟辉被朝廷选拔贡生到京师国子监就读,学业期满后被派遣到云南沧川州作教谕(管理教育的一种学官),卸任后于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徙居湖南武冈。江西进贤是富庶之地,既然已经罢职为什么不回老家而迁居到一个人地生疏的地方呢?原来明朝政府有这样的规定:“明朝的文武官员在任职地入籍妻儿相随的,本人卸任、罢免后,其全家不得返回原籍,本人死亡的,妻儿也不得返回原籍,叫做文武官员任职迁徙的回避制度”。朱元璋制定如此苛刻的制度主要目的是防止卸任的官员反籍后与民争地或利用在职时国家给予的特权大搞衣锦还乡,为害乡里。从时间和居住地来推断,鞠孟辉应当出自鞠砥之后。从鞠孟辉首次离开家乡到江西鞠氏初修族谱的明朝正德甲戌年从时间上早了37年,到其卸任后的明朝弘治四年迁居武岗时,江西的初修族谱仍然还没有进行,但是这种“远以通百世之灵爽,近以展一族之孝思”的忠义孝悌、诗礼传家的优秀传统却代代相传。留下了“祖世有显德,裕后定荣昌, 传家习诗礼,华国耀文章(仓海一鼠家乘)”;“茂宗世成荣,国泰永康宁,祖德积愈远,昆弟应其昌。当代崇文学,诗书继治先,家传惟孝友,式度启仁贤(ju329家乘)”;“士德永克,世应兆芳,清泽维远,鸿传成章,基业万奠,宗序其昌,汝奉祖考,昭穆相当,理田本善,蕴培文良(鞠传孟家乘)”的泛字诗句,供后人代代传诵。
在上述大量史籍中,记载最早的鞠羡的祖上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因何来到东莱史志没有记述,鞠彭、鞠彦云、鞠常这三位横跨六百多年历史长河的鞠姓先祖是否为同一枝鞠氏的嫡系传人目前也无法考证,但是从鞠仲谋那枝的家谱序言中“郡号汝南”的记载可以认定东莱鞠氏是从汝南郡分衍出来的山东鞠姓的土著应该视为不争。在东莱长时期的动荡不定的生活中,这枝鞠姓沿着以掖县(今莱州,东莱郡治所)为中心,向周边地区的黄县(今龙口)、文登、高密不断的扩展和迁徙,高密籍的鞠常和鞠仲谋家族就是这种不断扩展和迁徙的结果。
在这种不间断的迁徙中最主要的路径有三条,第一条是上文提到的鞠彭率众跨海北渡辽东的途径;另一条是向东扩展到山东半岛边缘的文登一带;第三条则是向南迁徙到达高密并通过高密进一步向南发展。在这三条迁徙途径中,从东莱郡治所掖城到平度、高密、诸城、莒县、临沂、淮安、扬州一直迁徙到大江南北中华腹地的迁徙通道最为著名,从隋唐时期到元末明初,大部分鞠姓先民都是通过这条通道迁徙到全国各地。在这条通道中,淮安山阳因为依傍运河而成为通道上最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集散地,很多先民在从东莱向南的迁徙中都在这里弃车作短暂停留等待乘船,或许有的便在此长期定居下来甚至发展成为当地的高门大户,因而留下了“山阳衍派,太傅分支” 这著名的宗祠对联。在鞠姓先民的迁徙中,有“官迁”和“民徙”两种形式,一般情况下官迁的迁徙路线脉络都比较清晰,谱牒相对比较完整,泛字井然有序;而民徙的大多都没有家谱,泛字毫无规律乃至无法接续。在种种因素造成的迁徙中,当然也有早期迁出胶东后过了许多代又回迁的情况,正是这种周而复始的迁徙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官逼民跑”的时代浪潮。
元朝末年由于战乱和灾荒,山东境内十室九空,成为千里无人烟的荒僻之地,山东现在的鞠姓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后迁过来的。这种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移民有军垦戍边的军人集体调动和山西、河北民间移民两种形式。
据乳山市志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守卫海阳千户所的二十四个姓氏的军户中就有鞠姓军户。明初为防倭寇侵扰,朝廷曾经将地处云贵川交界的“乌撒卫”的士兵成建制的调往山东沿海守备屯田,他们先从陆路到重庆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直抵江苏的扬州,然后转大运河北至淮阴弃舟陆行,取道赣榆、诸城、胶州而达即墨各地。所谓云南移民乘船来山东,即指此而言。这些调到胶东地区的军户大多都是当初追随朱元璋起兵,祖籍在苏皖北部和朱的家乡凤阳的有功军校,由于在云南携家带眷居住的时间较短(据考证只有二十年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难怪他们的后代只记得苏皖北部的祖籍而不记得云南的家了。在海阳所的鞠姓军户转业后,沿海阳所——白沙镇念头村(原名叫鞠家庄,明朝末年鞠姓迁走后更此名)——南黄镇西洋水村的路线迁徙到山东半岛腹地。在居住地,这枝鞠姓和其他云南军户一样都被当地人称作“小云南”,经考证所说的“小云南”不是地域名称,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一个移民族群”整体的俚称,是山东土著对千里迢迢来自云南军户移民集体的民间称谓,就象东北人对山东移民叫“小山东”,中原人对四川过来的人叫“小四川”一样。这里的“小”是俚称,“云南”则是地域名称,并不专指云南某地。
据有的曲姓朋友家传,说他们原本也姓鞠,是明初大将鞠福禄的后代,鞠福禄随同朱元璋起兵在征战中殉国,临死前向朱元璋推荐了著名将领徐达,念及旧情其子孙被朱元璋封在云南某地为定远侯。后来因为得罪国舅(西宫之父)获罪满门抄斩,圣旨传到辖地,县令欲相救便问:“屈不屈”?答道:“曲”,于是便改鞠为曲;这位朋友确信自己是鞠氏的后代,并说其祖坟的石碑上有“曲姓传承于鞠氏”的记载为证。这段故事至少传递两点信息,第一其先祖来自云南,第二是朱元璋起兵时的将领,这两点与上文的说法是否吻合?可见这枝鞠姓应该是当年跟随朱元璋在苏皖北部的山阳郡从军,建国后又奉命跟随傅友德到云南平叛,平叛结束后又被征调到海阳千户所守备屯田的军户。
综上所述,鞠氏家族的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艰苦的迁徙过程。首先在先周时期甘肃庆阳的北豳起步逐渐向南迁徙进入关中,大约在东周和春秋时期又发展到山东一带,然后两支鞠姓合流。鞠姓的郡望由先周时期的北豳——战国时期燕国的辽东郡——两汉时期的汝南郡——魏晋时期的东莱郡一直发展到宋元时期的山阳郡。其中,上文提到的东晋初年的东莱太守鞠彭率众迁徙辽东的鞠姓与秦始皇灭燕后在辽东襄平的鞠姓土著再次合流又向北或向东迁徙进入三江平原和高句丽,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满族和朝鲜族的鞠姓。据统计,目前中国朝鲜族的鞠姓已经列入前80位。另据研究发现,隋唐时期在“黑水”(今黑龙江)流域一带出现了一个古部落叫“黑水鞠”,很多探源文章都称“黑水鞠”是满族的直系祖先(有争论,目前尚无定论—编者)。对此《新唐书》记载说:“有鞠,或曰祴(gai平声),居拔野古东北,邻于黠戛斯剑海之濒,有木无草,地多苔。无羊马,人豢鹿若牛马,惟食苔,俗以驾车。又以鹿皮为衣,聚木作屋,尊卑共居”。由此证明这个称为“鞠”的部落历史上确实存在。按照“在我国古代史中,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地处中原的民族和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相互的不间断的迁徙、分衍和融合;同时地处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对中原民族的向心力”这一基本理论分析,很显然这个作为古代部落名称的“鞠”与中国最古老的姓氏鞠姓相吻合决不是偶然的。
在汝南郡,由于政权的更迭鞠武的直系后代便从躲避转入公开并且定居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休养生息,家族宗属枝系繁茂,汝南郡遂被确定为鞠氏早期的“郡望”一直流传至今。同时汝南郡在其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呈放射状的向全国各地发展,从西汉晚期鞠谭的入仕京城长安,转而因“东平王事件”的牵连又率其子鞠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鞠为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鞠羡、鞠彭、鞠殷祖孙的任职东莱和稍后的鞠璋、鞠延增、鞠彦云祖孙三代在东莱活动的记录以及其他因生活所迫而进行的不见经史传略记载的迁徙都证明了这种分衍的过程。在各种因素造成的迁徙中,任职导致的迁徙在我国历史上的多次人口大灭绝的洗礼中经验证具有强大的生存权和生命力,正是这种因职务升迁而造成的分衍和迁徙使得鞠氏在历次磨难中将仅存的一点微弱的生命之火得以延续,乃至发展到今天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具有16万(数据来源系转载,不一定准确。笔者认为绝不止这个数字)人口规模的姓氏。
另据研究发现大约在清朝后期的咸丰年间(1860年)关东地区正式向流民开禁,山东百姓由于1855年黄河改道的水患造成大量土地的盐碱化以及农民起义战火的蔓延纷纷涌向开放的关东,大批鞠姓家庭正是在这一时期携妻带子扶老携幼,大多数都是乘小舢板跨越渤海湾从水路闯入关东,这就是东北的绝大部分鞠姓家庭祖籍都来源于山东半岛的原因之所在。笔者的祖上就来自一个叫做“登州府文登县小二甲莱明社”的地方,那时肯定是因为人多地少,无法生存,于是我的先祖便沿着他的先祖开辟的那条海上路线被迫北渡辽东在一个叫“大孤山”的地方第一次落脚,后来又挑着箩筐,一边装着的是一个或几个年幼的娃娃,一边是仅有的一点衣食行囊,几经辗转最后定居在松花江畔。对这渺茫的身世我曾利用过去方便的条件探询过,也曾以“ 祖居文登考无边;横渡辽东大孤山。车马济济阳关道;箩筐楚楚陌路间。老山头下风水地;树影倒挂水瓮前。安得钟馗斩魔刀;砍断喇庙雕翎箭”的诗句来寻根问祖,但是都一无所获。经查询,前面提到的“甲”为保甲,“社”为社仓;社仓是清代保甲制度中的基本单元,有“常则社仓易于醵资,变则团练易于合力”的作用。直到今天在山东东部地区以某某甲命名的村屯仍然很多。据统计,目前山东威海、江苏泰州、河南邓州、东北地区是中华鞠氏的四大集居地,江西和四川也有一定规模的分布。
鞠姓家庭的迁徙过程充满了痛苦与艰辛,他们或避难或躲灾或迫于生计或隐姓埋名。由此在鞠氏家族内部或民间盛传的“鞠麴一家 ”“鞠曲一家”“死鞠活曲”之说绝不是无稽之谈。这种不得已的隐姓埋名改换门庭的作法极大的限制了鞠姓家庭的发展,这应该是鞠姓到目前仍然是小姓的原因之一。但鞠姓先民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他们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终于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繁盛中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