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基准面
喀斯特基准面
karst baselevel
喀斯特作用向地下深处所能达到的下限。一些学者认为,喀斯特地块内的地下水主要向邻近河谷或海洋排泄,在地下水面附近有一个强烈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带,喀斯特发育受此带控制,因此,河流基准面或海平面为喀斯特基准面。另一些学者认为,在河床和海面以下仍然有地下水活动,尽管流动是很缓慢的,但对可溶性岩石仍有喀斯特作用,钻探资料也证实海平面以下很深的陆地有大洞、孔穴等,因而主张喀斯特基准面应是可溶性岩层的底板。
控制向下喀斯特作用的理想下限。喀斯特水从地表下渗至一定深度渐趋停滞,转向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中CO也在下渗过程中不断消耗减少,存在一个喀斯特向下发育的终止界面即喀斯特基准面。水平方向运动的喀斯特地下水,大部分选择沿潜水面附近最短路径流向河谷排泄,还有一部分到一定深度的不同高度层,以下凹的虹吸管方式流动,与前者一起组成向排泄点集中的透镜状径流带。随着地面的夷平过程,相对地势减小,这个径流带不断减薄,趋近于一个面,称喀斯特水排泄基面,并成为控制地表与浅层喀斯特发育的基准。垂向喀斯特作用还受海面、咸淡水界面、地壳热源顶面、嫌气微生物活动下限、水圈下界和碳酸盐岩底板等界面控制。在特殊情况下,如合适构造中的水具有承压,向深部循环,可形成深喀斯特。如中国广东与贵州安龙钻孔在海拔-1400多米遇洞,南斯拉夫朱帕(Zupa)地区在海拔-1600米遇洞。因偶发因素使喀斯特下界模糊,但从生产实际出发,近来国际上提出喀斯特化基准面。它指喀斯特作用均存在向下递减,最终形成一个再向下喀斯特现象就缺乏或极微弱的界限面。由隔水层、波立谷与洼地构成的向下溶蚀控制面,称局部(临时)基准面。喀斯特基准面的调整,受造陆与造山运动、海平面变化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