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贝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冯.贝尔

贝尔,德裔俄国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的创始人。1792年 2月17日生于爱沙尼亚的皮普,1876年11月28日卒于爱沙尼亚的多尔帕特。1814年在多尔帕特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后赴德国柏林、维尔茨堡等地深造。1817~1834年在柯尼斯堡大学曾先后担任过解剖学副教授、动物学教授、医学院院长和校长等职务。1826年被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1834年到彼得堡科学院工作。1846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比较解剖学和生理学)院士。1867年回到多尔帕特。

他对胚胎学的贡献,大多是1817~1834年在柯尼斯堡期间完成的。他对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有深入的研究。他最早发现了脊索,提出神经褶是的原基,并阐明了(羊膜、绒毛膜、尿囊膜)的发育和功能,而最大的贡献则是1827年发现了哺乳类的卵。他研究了鸡的胚胎发育、胚层形成过程和脊椎动物的主要阶段,发现了脊椎动物的胚胎在早期极其相似。他于1828、1837年先后发表《动物发生史──观察与思考》一书,系统地总结了有关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知识。他通过精细的比较研究,指出所有脊椎动物的胚胎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愈近,胚胎的相似程度愈大;在发育过程中,门的特征最先出现,纲、目、科、属、种的特征随后依次出现。这就是胚胎学上的“贝尔法则”。他强调胚胎发育是渐成的而不是预成的(见)。通过他的研究渐成论才又抬起头来。1834年后主要致力于人类学和地理学的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