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市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概况阮市镇位于诸暨市东北部,东近绍兴,南连枫桥,西接山下湖,北邻店口,总面积70.43平方公里,2006年9月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为1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5万。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亿元,工业总产值65.3亿元,农业总产值1.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50元,是绍兴市级首批小康乡镇、绍兴市“三无”乡镇、市级文明镇。[1]

经济状况工业经济

截至2006年底,全镇有各类企业2300多家,其中市级规模企业2家,苗子企业2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42家,主要为五金机械制造业、轻纺加工织造业、炒货业三大产业经济,有各类车床3500余台,主要生产空调、水暖、汽车配件等,有各类织机6500多台,养殖珍珠11000亩,全镇有近1000余人常年在外从事炒货业,年产各类中高档炒货一万余吨,块状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5.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750元。[2]

效益农业

阮市镇
花卉基地

截至2006年底,阮市镇有耕地面积34055亩,其中水田31797亩,山林面积44553亩,茶园面积1873亩。200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57亿元,粮食总产量17107万公斤。

阮市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珍珠养殖和花卉种植已成为阮市效益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到2006年底,全镇珍珠养殖面积11000亩,花木种植面积12000亩,建立千亩花木示范基地一个,花木和经济林品种达到400余种。粮食总产量年均稳定在1万吨以上,阮市农业园区被评为市十佳农业园区。[3]

新农村建设阮市镇以“争创绍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先行区”为目标,加大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硕果累累,截至2006年底,全镇有篮球场53个,文体活动公园12个,村级图书阅览室15个,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红红火火。06年被评为绍兴市文化示范镇乡、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镇。

该镇交通便捷,枫湄公路、阮山公路穿镇而过,直通市区及绍兴、枫桥、山下湖、店口。镇政府所在地的阮家埠集镇配套设施齐全,建有“友好广场”一个,镇中心学校一座,镇文化活动中心一个。[1]

旅游资源阮市镇的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风景秀丽的白塔湖;太平天国革命战役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下檀村的印纹硬陶窑址和位于柁山坞村的印纹硬陶窑址;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何家山头村何赤华烈士墓和何文隆县长墓地、阮市村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地遗址(接婴堂)。阮市还是传说中的越国古都所在地,现还留有象马坞、良戈舍、营盘、黄连畈(原名皇殿畈)、天子山、长安山等一些地名。[5]

名特土产“视北瓜子”曾经是诸暨的一门有影响力的产业,在八十年代十分的红火。在经历九十年代初的低潮后,又有了飞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镇共有各类炒货厂200余家,从业人员2000余名,常年生产西瓜子、向日葵、花生、松子、香榧、小核桃等各种产品,并已形成象诸暨市天星食品有限公司、诸暨市阮市陈林炒货有限公司、诸暨市伟业炒货厂等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6]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