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海水游龙纹盒

【文物名称】剔红海水游龙纹盒
【文物类别】漆器
【制造年代】清乾隆时期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物尺寸】 通高:9.6cm,口径:7.9cm
【文物简介】 盒为桶形,天盖地式。通体髹朱漆,雕海水游龙纹。盖面雕二龙,立壁雕四龙,均腾跃飞动。足内髹黑光漆,有刀刻填金楷书“乾隆年制”双行竖款。
【文物特点】 此盒雕工精细纤巧,锋棱毕露,系前所未见的新风貌,代表了乾隆时期雕漆的主流风格。
【文物历史】风格形成原因有两方面:1、是受明晚期嘉靖、万历雕漆刀不藏锋之风格的影响;2、是雕漆制作使用了“牙作”匠人。 据档案记载,乾隆初年造办处漆作尚无雕刻匠人,弘历命在造办处“牙作”当差的南方刻竹名匠从事雕漆,乾隆“三年十月十四日,传旨:‘雕漆盒若漆得时,交牙匠雕刻,钦此。’”因此,乾隆时期南方竹刻奇峭清新、精致纤密的风格很可能被带到雕漆中来,影响所及,使乾隆时期的雕漆呈现出刀锋犀利精密、棱线深峻有刃的特点,表现出锋棱之美的崭新风貌。此件海水游龙纹盒雕刻之精几乎无懈可击,实为乾隆时期雕漆之精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