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数据链路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物理层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其

连接.媒体是长期的,连接是有生存期的.在连接生存期内,收发两端可以进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数

据通信.每次通信都要经过建立通信联络和拆除通信联络两过程.这种建立起来的数据收发关系就

叫作数据链路.而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数据难免受到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错,为了弥补

物理层上的不足,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就要能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数据链路的建立,

拆除,对数据的检错,纠错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⑴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的,这种服务要依靠本层具备的功能来实现。链路层应

具备如下功能:

① 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② 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

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③ 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④ 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

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

技术来完成.

⑵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

IEEE802.3,PPP,HDLC,SLIP,FR,LAPB,X.25,LAPB等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为发对等实体间保持一致而制定的,也为了顺利完成对网络层的服务。主

要协议如下:

a. ISO1745--1975:"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型控制规程".这是一种面向字符的标准,利用10

个控制字符完成链路的建立,拆除及数据交换.对帧的收发情况及差错恢复也是靠这些

字符来完成.ISO1155, ISO1177, ISO2626, ISO2629等标准的配合使用可形成多种链路

控制和数据传输方式.

b. ISO3309--1984:称为"HDLC 帧结构".ISO4335--1984:称为"HDLC 规程要素 ".

ISO7809--1984:称为"HDLC 规程类型汇编".这3个标准都是为面向比特的数据传输控制

而制定的.有人习惯上把这3个标准组合称为高级链路控制规程.

c. ISO7776:称为"DTE数据链路层规程".与CCITT X.25LA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相兼容.

⑶链路层产品

独立的链路产品中最常见的当属网卡,网桥也是链路产品以及以太网交换机。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认为属于链路层,对些还有争议.

数据链路层将本质上不可靠的传输媒体变成可靠的传输通路提供给网络层。在IEEE802.3情况

下,数据链路层分成了两个子层,一个是逻辑链路控制,另一个是媒体访问控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