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思流

背景从古到今,“思流”一词屡屡被含含糊糊蒙蒙胧胧用在文章里。

“思流”并非一个固有的双音节词语。通常,作者取“如流水一般的思绪”“思如涌泉”之意使用该词,目的只是展示自己炼字构词的能力,或避免文章重复,或压缩字数。

然而我并不这样认为。

实验经过我和我同学一年多的研究和亲身体验,我发现思流十分合适地用在描述思维体运行方面。

以我们的研究为例:

在研究过程中,这个具有思考分析能力的思维体就是我们人类的大脑。

当一个人思考时,生物电流立即产生在布满大脑的神经细胞中。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十分形象地把它简化成一个符合欧姆定律的电路。

电压—>思压『思维体运行的能量』

这是一项和思维体自身有关的属性。思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力水平,会随着大脑的生长发育而提高。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思压看作是智力水平(注意和智商的区别)。

电阻—>思阻『阻碍思维体运行的能力』

思阻是一定存在的,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体的健康状况、思维体的持续运行时间(时间越长思阻越大)、思想受到束缚的程度等等。思阻时时刻刻都会有变化。

电流—>思流『思维体实际运行能力』

根据I=U/R很容易理解,思阻一定,思压越大,则思流越大;思压一定,思阻越小,则思流越大。

总结通过类比,我们开心地发现我们大脑的运转状况是可以被描述的。

例子1:8岁的mzj比起6岁的zje,理解“根号2”要容易的多。因为8岁的mzj的思压要比zje高。

例子2:发烧了会说胡话?因为发烧时思阻非常大。大脑自身的动力不足以找到符合逻辑的语言,只能凑些近似的语言片段,就变成了胡话。

例子3:本来牛顿的思压就非常大,思阻也非常小。当苹果砸到他头上时,思阻在一瞬间变为0——突发灵感。于是有了万有引力定律。(思阻=0 类似于 现实中的超导体)

P.S思流还扩展到思流涌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