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明华园

主要介绍这个以戏台为家的大家庭,自1929年创立迄今,已有超过七十年的悠久历史。数十年来,它历经了歌仔戏从蓬勃、鼎盛、以至中落、转变的过程,也曾在社会不断的变迁和时代的滚滚潮流中载浮载沈。然而,它始终如金石般难掩其耀人的光芒,不但通过了时代的考验,更在辽阔的大舞台上塑造出属于自我的风格。

为了更能掌握社会脉动,让传统戏曲不致和时代脱节,明华园不断精心改进传统歌仔戏的单调格式,并揉合现代剧场、实验剧场及电影分场的节奏,使歌仔戏充满了乡土的亲切感与神话的传奇感。1982年在全国地方戏剧比赛拔得头筹后,明华园所展现的歌仔戏新风貌,引起戏剧界的强大震撼,受到艺文界的重视与赞赏,在各方推荐下,开始于各大型室内殿堂演出,也为国家戏剧院开幕季压轴演出。走了半个多世纪的明华园,终于使舞台歌仔戏从「野台」又回到「内台」。

1987年,明华园应新象第八届国际艺术节之邀制作新戏「八仙传奇」,不料却在演出前三天,明华园潮州团本部发生火灾,一场回禄之灾不但烧掉了「八仙传奇」所有的行头、道具,明华园五十馀年辛苦经营的家当也几乎付诸一炬。这场大火虽是令人心悸的梦魇,却烧不掉明华园对歌仔戏新生命的热爱与执著。媒体的争相报导、各界温暖的关怀下,明华园全体团员日夜总动员重整八仙旗鼓。两周後,「八仙传奇」正式在台北中华体育场登场,热情回应的观众把现场挤得水洩不通、场场爆满,明华园果然不负众望,再度站了起来。

由于家族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发挥,明华园以更坚强的崭新风貌迎接未来。除在表演上专注於戏剧的创作、表现的创新与自我风格的塑造之外,更积极拓展歌仔戏表演的领域,将歌仔戏推广到全省各大小乡镇甚至外岛、医院、监狱、劳工界、校园等各阶层,「多戏多人看」是明华园秉持的原则,一站接着一站的南来北往奔波,经过多年的努力,听懂台语的、说国语的、客家话的,都渐渐爱上了歌仔戏。

除了不遗馀力地推广歌仔戏这项本土艺术,明华园也积极参与歌仔戏薪传教育工作,1990年代训宜兰吴沙国中歌仔戏学员,其後学员也大多顺利考上剧校。1989、91年明华园走访全省各地,寻找优秀歌仔戏艺人组成「全国歌仔戏菁英联队」分别于国家戏剧院和台北社教馆演出,引起热烈回响,并再度唤起世人对歌仔戏艺术传承的重视。1993年起,明华园深入各大专校园歌仔戏社团展开薪传教育工作,包括台北师范学院、文化大学、高雄文藻语专等都有亮丽的成绩。1996年协助台北西湖国小成立歌仔戏团,迄今,西湖国小歌仔戏班已成为社区最佳的亲善大使。97年开始教导新庄地区的导护义工妈妈利用闲暇学习歌仔戏,成绩斐然,其成立之「秋兰歌剧团」并成为新庄市政府所属公立剧团。

在时代潮流和岁月无情的冲击中,九○年代的明华园终於突破层层艰辛,将歌仔戏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歌仔戏的版图横跨外台与国家艺术殿堂,更在国际舞台展现耀眼光芒,日本著名经纪公司的主动积极邀请、法国第一大报费加洛报“中国的另一个声音”的美誉、NHK等国际媒体的专访…。 多年来的努力,明华园终于为自己、为传统戏曲艺术的环境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契机。

明华园的荣耀

《明华园荣耀记事》1940 - 以【高苓本夺驸马】在台南获戏剧比赛亚军,创办人陈明吉饰小生。

1960 - 以【刘唐卖江山】获戏剧比赛冠军。

1973 - 以【陆文龙】获戏剧比赛冠军。

1979 - 以【父子情深】获戏剧比赛初赛及南区冠军。

1982 - 再度以【父子情深】获全国地方戏剧比赛总冠军,并囊括最佳团体演技、最佳编导、最佳小生三项大奖。

1984 - 以【济公活佛】再度蝉联戏剧比赛冠军及最佳编导奖。

1986 - 以【刘全进瓜】三度蝉联戏剧比赛冠军及最佳编导奖。

1991 - 创办人陈明吉获个人薪传奖。

1992 - ★获团体薪传奖。

★当家小生孙翠凤因推展戏剧有功,获文化总会表扬。

★获文建会遴选为「国际扶植团队」,目前仍为文建会之「杰出演艺团队」。

1994 - 团长陈胜福获资深青商总会颁发「十大杰出青年薪传奖」。

1995 - ★首席编导陈胜国获资深青商总会颁发「十大杰出青年薪传奖」。

★明华园首部传记书籍【台湾戏剧世家-明华园】问世。

1996 - ★创办人陈明吉获中国文艺协会颁发之「文艺荣誉奖章—戏剧成就奖」。

★当家小生孙翠凤获青商会颁发「十大杰出青年」。

1997 - 当家丑角陈胜在资深青商总会颁发「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之地方戏剧奖项。

1999 - 邮政总局发行第一套歌仔戏戏曲邮票,以明华园为图案构成蓝本。

明华园并举办【歌仔戏邮票发行赈灾义演】活动,为 921地震募得五百馀万元之赈灾捐款。

2002 - 第二套歌仔戏戏曲邮票发行

《明华园站在国际舞台上》1990 - 经过多次决选,由众多艺术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代表台湾赴北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艺术节」的表演艺术团体﹐并以【济公活佛】一剧展现绚丽的剧场魅力,成为亚运艺术节备受瞩目的焦点。

1993 - ★赴日本、新加坡、菲律宾三地巡回公演,引起侨界及当地观众热烈回响。

★创办人陈明吉获纽约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终身艺术成就奖」。

1994 - 应邀赴法国巴黎演出,为百年来歌仔戏首度踏上欧洲大陆法国第一大报——费加洛报以「中国的另一种声音」形容明华园的独特戏曲魅力。

1995 - ★获日本「财团法人民主音乐协会」之邀,巡回东京、横须贺、大阪、名古屋、广岛、福冈六大城市,精彩的演出感动日本观众与学术界,为明华园进军国际之漂亮出击。

★创办人陈明吉荣获日本民音艺术赏——终身成就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选为「国际家庭年」活动之台湾地区奇特家族代表,并将全家族协心同力奉献歌仔戏的历程拍摄记录,于世界各国放映。该纪录片荣获坎城最佳节目奖水晶奖座。

1997 - ★应美华艺术协会及驻美代表处之邀赴美国纽约、华盛顿及洛杉矶三大城市巡回演出,以艺术表演活动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当家小生孙翠凤获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协会颁发「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日本NHK电视【亚洲名人录】(Asia Who's Who)特别来台专访,并以团长陈胜福、编导陈胜国及当家小生孙翠凤这三个灵魂人物,来探讨明华园在歌仔戏界的兴衰历史与发展过程。

1998 - ★日本亚细亚航空特别来台拍摄纪录片,以明华园代表台湾的文化特色,於空中巴士中播放。

★法国阳光剧团特别来台访问并观赏明华园的演出。

1999 - ★应国际佛光会之邀,於南非约翰尼斯堡市政厅海华文艺季演出,获得当地侨界、居民的热烈回响,同时与当地艺文代表进行文化交流,为台湾歌仔戏的宣扬再度做了一次成功的文化外交。

★奥地利国家广播电视公司(ORF)广播部国际台「今日时事」节目来台专访明华园。

★德国ARD电视联播网来台拍摄明华园报导纪录片。

2001 - 日本NHK电视台再度专访明华园,於「亚洲人间街道」节目中介绍明华园的生活点滴。

明华园歌仔戏团的创办人陈明吉先生生於民国元年,卒於民国八十六年,享年八十有六,子孙满堂,子媳悉数投入歌仔戏,无一例外。家族一齐为歌仔戏与明华园而努力,是戏界的传奇,更是佳话,也使明华园日益茁壮。

回顾生平,陈明吉先生与所有台湾的歌仔戏团一样,胼手胝足历经歌仔戏的繁盛兴衰。1929年创立明华园正值日本统治台湾之际,其形成、发展屡受日本统治当局压迫,尤其1937年卢沟桥事变後,随著「皇民化运动」的积极推行,更是雷厉风行,许多剧团被迫解散,或接受改造成穿和服由西乐伴奏的改良剧。但陈明吉先生从未一日萌生暂停或改行的心念,反投注更多心血、财货,期盼剧团活得久、活得好,这种献身式的打拼,以及对歌仔戏的热爱与坚持,为剧团种下根深蒂固的基础,也形成了剧团的良好本质,使明华园能度过低靡,在台湾光复後与所有剧团共造歌仔戏四十、五十年代的黄金岁月。

《明华园舞台歌仔戏作品整理》1982 父子情深

‧戏剧比赛冠军及最佳编导、最佳团体演技、最佳小生奖

‧获中视邀请重新拍摄制作成电视歌仔戏

1983 济公活佛

‧戏剧比赛冠军及最佳舞台技术、最佳文武场、最佳编导

‧赴北京、日本六大城、法国巴黎、东南亚等地演出

1984 马车夫与大捕快

1985 周公法斗桃花女

‧台北市传统艺术季演出

1985 搏虎

‧戏剧比赛冠军及最佳编导奖

1986 刘全进瓜

‧台湾省艺术季巡回演出

1987 八仙传奇

‧新象第八届国际艺术节演出

‧国家戏剧院甄选节目演出

1987 蓬莱大仙

‧国家戏剧院开幕演出

‧首度进入监狱演出

‧公共电视邀请拍摄於公共电视频道播放

1988 红尘菩提

‧国家戏剧院邀请制作演出

‧作品制作成录影带,并於华视频道播放

1989 财神下凡

‧台北市传统艺术季演出

1989 真命天子

‧台北市戏剧季演出

1992 逐鹿天下

‧国家戏剧院邀请制作演出及下乡巡回四场

1993 李靖斩龙

‧台北市传统艺术季压轴

‧第一部进军录影带出租市场的舞台歌仔戏作品

1993 界牌关传说说

‧1993年世界戏剧展压轴

‧制作录影带视听作品

1994 薛丁山传奇

‧新象「梦幻十七」国际艺术节演出

1994 鸳鸯枪

‧半小时短剧,首度进入医院为病患及医护人员演出

1995 斩判官

1996 燕云十六州

‧结合中广国乐团演出,於全省巡回演出发表

1997 欢喜迎亲

‧短剧,结合京剧、豫剧、歌仔戏演出

1999 歌仔戏三部曲【戏棚顶‧戏棚脚】

‧舞台实验作品,描述一个歌仔戏班从20年代到90年代发展心路历程,带出台上台下、幕前幕後,在社会变迁中的兴衰沈浮

1999 创新实验歌仔戏【溪寮校长】

‧将歌仔戏音乐与现代爵士乐结合,体裁亦取材现代素材编写而成,属于创新实验作品

2000 狮子王

2001白蛇传【游湖借伞】(折子戏)

2001 乘愿再来

‧中山堂「历史开门」压轴戏

‧首部DVD视听作品出版

2002 鸭母王

2003 剑神吕洞宾

2003 白蛇传《全本》

2004 韩湘子

2005 王子复仇记

2006 何仙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