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进
【人物简介】赵延进(927-999)宋顿丘(今清丰)人,后汉末曾随父讨伐王景崇,常为先锋。乾祐元年又平睢阳之乱。周世宗征淮南,授右千牛卫将军、濠州都监。罚蜀,蜀平,专领郡事。汉江水涨,每年坏堤冲毁民田,延进累石为岸同,方绝水害。太平兴国初,大军讨幽蓟 ,命延进督造战炮八百,限期半月,延进公用八天而成。辽人扰边,三战大捷。以功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卒,赠右武卫上将军。
【人物故事】赵延进随机应变败辽军
宋太宗赵光义为了防止将领们拥兵自重,每到用兵之时,才临时任命官员担任指挥使、都招讨使等职务,带兵出征。另外,将军出征之前,皇帝还要亲自授予阵图,要求指挥官必须按着规定的阵图作战。不管战事如何,一律不许更改。就是败了,也无大罪,不然,严惩不怠。这样一来,尽管宋朝兵多将广,武器精良,但由于照图打仗,在和辽国作战中屡战屡败,因此,每次出征,士兵们都又慑又惧,士气十分低落。
辽国燕王韩匡嗣于公元979年9月又领兵侵犯宋边境。太宗命云州观察使刘廷翰率兵御敌,命崔翰、赵延进、李继隆等带兵参战。
临行之时,太宗故技重演,又把阵图赐给了众将、命他们按图作战,还要"务求必胜"。
朱军行到满城之时,辽兵漫山遍野,从东西两面蜂拥而来,登高望去,只见烟尘滚滚,望不到边际。
众将眼看辽兵就要冲上来了,急忙按图布阵。太宗这次赐给他们的阵图是把大军分成八阵,每阵之间相隔百步远,把兵力分散开。
兵力这样分散,能挡住辽兵铁骑的冲击吗?大家禁不住惊慌恐惧起来。"皇上派我们来,不就是要把敌人打回去吗?接着图上打,非败不可,情况紧急,只有集中兵力,才能胜利。这样虽然有不照图打仗的罪名,但总比丧师辱国好得多!"赵延进大声说,他决心根据实际情况布阵排兵。
"万一败了,那可如何是好?"崔翰忧心忡忡他说。
"如果兵败,罪名由我承当"赵延进坚定他说,因为他见辽国大军已迫近,不能再迟疑了。
可崔翰还是犹豫不决,擅改圣旨的罪名实在令他恐惧。
"兵贵适变,怎能预定,这违背圣旨的罪名,我一人承担了,如再迟疑,可就来不及了!"李继隆也催促说。
崔翰终于下定决心,把八阵改为二阵,前后呼应。还派人去诈降。辽燕王韩匡嗣深信不疑,不加丝毫防备。
没过多久,战鼓齐鸣,杀声震天,宋军突然杀出,辽军措手不及,很快败退下去;宋军穷追猛打,许多辽兵坠入坑谷。这一仗,宋兵杀死辽兵万人,活捉三千,缴获战马千匹,兵器不计其数。
捷报传到京师,宋太宗没有追究不按图作战的责任,反而封赏了赵延进。但奇怪的是,在以后的对辽作战中,赵光义还是搞那老一套:战前赐阵图,定策略,大将们不得违背,战争的胜负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