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hán xiè

寒泄

中医病名。因寒邪客肠胃所致,症见肠鸣腹痛,便泻稀水等。《汉书·赵充国传》:“其秋, 充国 病,上赐书曰:‘制诏后将军:闻苦脚胫、寒泄,将军年老加疾,一朝之变不可讳,朕甚忧之。’” 颜师古 注:“寒泄,下利也。”

寒泄

病证名。指脾胃寒盛所致之腹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冬日重感于寒即泄”之载述。刘宗素谓:“又有寒泄者,大腹满而泄;又有鹜溏者,是寒泄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丹溪心法·泄泻》:“寒泄,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雷鸣,米饮不化者,理中汤;或吞大已寒丸,宜附子桂香丸;畏食者,八味汤。”亦可以干姜末3-5克,米饮兑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