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八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四时八节( sì shí bā jié )

【解释】四时:春、夏、秋、冬。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中的各个节气。

【出自】《周髀算经》卷下:“凡为八节二十四气。” 赵爽 注:“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是为八节。”

唐 寒山 《诗》之二七一:“四时周变易,八节急如流。”

《四游记·华光来千田国显灵》:“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景。”

唐·马总《意林》卷一引《隋巢子》:“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

唐·杜甫《短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唐 白居易 《策林·立制度》:“故作四时八节,所以时寒燠、节风雨,不使之过差为沴也。”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季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