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纡
【词语】 萦纡
【读音】yíngyū
【翻译】wreathe
【解释】盘旋弯曲;回旋曲折;萦回,盘曲环绕
例如:山水萦纡|蹊径萦纡|云栈萦纡登剑阁|步甬道以萦纡。
白居易-----《长恨歌》【内容】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解释】黄埃,黄色的尘埃。散漫,零碎而弥漫,看起来就想铺天盖地一样。风,就是自然界的风。萧索: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 整句的意思就是,风扬起黄色的尘埃铺天盖地,整个大地显得冷落而没有生气。
云,这里作有云的缭绕的意思。栈,用木料或其他材料架设的通道。萦纡,缭绕的意思。剑阁是一个地方名。
整句的意思就是:从云雾缭绕的栈道登上剑阁。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吕]【内容】: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作者】: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得罪权奸而罢官。仁宗时复官至礼商尚书,英宗时弃官归隐。直至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应召为陕西行台中丞,致力于赈灾济民,不久劳瘁而卒。能诗善曲,朱权称“张云庄之词如玉树临风”(《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乐府》。现存小令161首、套数两套。
【注释】: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一炬: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后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
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
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赏析】:
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