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杰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55年10月
籍贯:吉林
出生地:吉林磐石
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教学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省翻译家协会理事会副秘书长,曾任吉林省外语学会会长,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
负责学校外事和净月校区工作。主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学术交流服务中心、净月校区办公室、净月校区教学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净月校区学生与保卫工作办公室;联系政法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传媒科学学院、留学生教育学院、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
简历:1977年毕业于吉林市师范学校。
197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198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6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毕业留校任教。
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1年任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副系主任。
1992年美国依阿华大学语言学系访问学者。
1994年晋升为教授。
1996年任外国语学院院长。
1999年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2年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学院访问学者。
2005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
2007年1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科研成果:学术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哲学、普通语言学、语用学、应用语言学;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出版《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合著)、《语言符号任意性研究: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探索》(专著)、《语用 认知 交际》(主编)、1910-1911索绪尔第三度讲授《普通语言学教程》(译著),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国语》、《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有8篇被分别收入上海外语教育社出版的《中国语用学研究精选》、迈向21世纪的语言学系列选编:《语用学》、《符号语言学》、《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以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索绪尔研究在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后格赖斯语用学研究”。此外,对中国外语教学与改革有深入思考。
奖励情况:曾获宝钢教育奖,中国图书奖、吉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5次、国务院政府津贴、吉林省省管专家。
张绍杰,1965年出生于北京。1987年至1991年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学习。1997年至1999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至1996年任教于首都师大初等教育学院(原通州师范学校)。1996年至今任教于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