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婚礼

集体婚礼介绍集体婚礼作为一种新式婚礼,是与中国的传统旧式婚礼相对而言,是西风东渐的舶来产物。集体婚礼,尽管在本世纪初盛行,却并非近几年才肇始,早在民国时代便已开先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在婚礼形制上也推广西式新婚仪,并由社会局出面组织,首开近现代集体结婚风气。上海是首倡之地,自1934年10月至1937年“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止,先后举办了十多届,集体婚礼的青年情侣1000多对,顿成一时之大景观。1935年在南京励志社大礼堂举行的“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时任南京市长马超俊出席证婚,共有33对新人志愿参加,各式媒体盛赞这种新兴婚仪“观礼者千余人,极一时之盛”。
最早的集体婚礼,便要求新人们要统一着装,通常是新郎身着蓝袍、黑褂、蓝裤、白袜,脚穿黑缎鞋,手带白手套,胸佩礼花;新娘身着短袖淡红色长旗袍、长裤,脚穿肉色丝袜和缎鞋,头罩白纱,戴白手套执鲜花一束,婚礼完毕颁发结婚证书、纪念证章并合影留念,整个过程,洋为中用,新旧交融,简朴而不失隆重。其后,又有完全抛弃旧式旗袍长衫的,新郎一身西装革履,新娘则洁白婚纱笼罩,愈发接近纯粹的西方婚礼。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多次组织集体婚礼,目的是移风易俗,倡导简约。新人们多半穿着朴素,较少大红大绿,至多也不过是新娘的红衣衫,为婚礼添了一道喜庆色彩。九十年代后,时代新风洋溢,青年男女又重归了西式路线,婚纱礼服也悄然走俏,即后,古典风味的民族服饰苏醒,又有喜着旧式对襟红绸礼服或者旗袍的,于是两道风景并现,任人各取所需。
尽管目前的集体婚礼作为一种新方式,往往主题是提倡节俭朴素风尚,树立积极健康的婚姻价值观和婚庆消费观,也确实为广大适龄青年所喜闻乐见,但也并未能全然深入民心,征服不了传统婚庆仪式的顽强,甚至有些人认为过分简约的婚礼形同未婚,依旧大摆宴席花销巨大。
集体婚礼的优点集体婚礼可以节省所有时间和精力、不落俗套移风易俗、轰动又不失浪漫、有纪念意义省钱省事不用操心、避免传统婚礼的尴尬和冷场、符合父母的要求又不落俗套,还能在众人的目光下和祝福声中一起走入婚姻的殿堂,一起来见证你们的婚姻!
这么多人看着你们俩结婚了,这么多人和你一起结婚了!你们是在同一年同一天里的同一时刻结婚的,那么多人的目光和祝福在看着你们走到幸福的彼岸,今后你想不稳定都难啊!你想不幸福都做不到!
奥运集体婚礼2008年三大集体婚礼:
1、厦门皇宫2008对集体婚礼

2、全国唯一2008年8月8日208对奥运国际集体婚礼
3、208对新人鸟巢集体婚礼

监狱集体婚礼
2009年11月6日上午,四川南充嘉陵监狱操场上张灯结彩,一场特殊而庄重的集体婚礼在这里隆重举行。7名参加集体婚礼的服刑人员接过结婚证时,高兴得喜极而泣。
据了解,四川省省监狱管理局组织的“千名服刑人员社会帮教日”活动在全省5个监狱同时展开,嘉陵监狱的200多位服刑人员受到特殊帮教。同时,监狱方面还为7名服刑人员举行了隆重的集体婚礼。
据介绍,在监狱内为服刑人员举行集体婚礼,在全国尚无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