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庄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基本情况

龙虎庄乡(Longhuzhuang Xiang)位于永清县城南,距县城12.5千米。面积53.1平方千米,人口2.89万人(2002年)。辖2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东龙虎庄村。廊(坊)霸(州)公路南北过境。

辖区龙虎庄乡辖25个行政村(东龙虎庄、西龙虎庄、南圈、北一、北二、北三、杨迁务、梨桁、瓦屋辛庄、义井、前刘官营、后刘官营、石九垡、前店、后店、马家营、宋贺郎营、绳高营、千人目、仓上、朱家营、罗家营、大青垡、小青垡、刘庄),辖区总面积53.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751亩,人口27849人。

代码131023202:~201东龙虎庄村 ~202西龙虎庄村~203南圈村 ~204北孟一村 ~205北孟二村 ~206北孟三村 ~207杨迁务村 ~208梨桁村 ~209瓦屋辛庄村 ~210义井村 ~211后刘官营村 ~212前刘官营村 ~213石九垡村 ~214前店村 ~215后店村 ~216马家营村 ~217宋贺郎营村 ~218仓上村 ~219千人目村 ~220绳高营村 ~221朱家营村 ~222罗家营村 ~223大青垡村 ~224小青垡村 ~225刘庄村

沿革1952年建龙虎庄乡,1958年属后奕公社,1961年建龙虎庄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53.1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东龙虎庄、义井、梨桁、后店、石九垡、西龙虎庄、罗家营、小青垡、刘庄、仓上、宋贺郎营、千人目、瓦屋辛庄、后刘官营、前刘官营、杨迁务、前店、南圈、大青垡、北孟一村、朱家营、马家营、绳高营、北孟二村、北孟三村25个行政村。

二、区位、环境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通讯便捷

龙虎庄乡位于永清县南部,距首都北京70公里,距天津75公里。西距京-九铁路和京开高速公路(106国道)3公里,东距京-哈铁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40公里,连通津-保和京津唐高速公路的省道廊-霸公路横穿而过。乘车经106国40钟可到玉泉营;50分钟到达天安门;走京津塘高速公路1小时可到达首都机场;90分钟可到达天津新港。有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直通全国,讯达海外。

(二)天然气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

作为华北油田的主要采油区,石油伴生气储量极其丰富,域内蕴藏丰富的地热、天然气、石油资源,乡内有气井一眼,日供气量16万方。

每年有4000多万方可供利用,天然气有保障,工业用气价格也大低于生活用气的价格。

(三)土地资源辽阔 自然条件优越

全乡共有耕地6万亩,土质优良。四季分明的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日照时间2700多小时,无霜期201天,年平均降水量539毫米,经国家检测,土壤、大气、地下水均符合无公害种植的条件,生态环境良好。

三、农业生产概况

无公害蔬菜

今年以来,该乡按照市、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 “基地上规模,品种增花样,质量上档次,加工促增值”为发展方向,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到目前为止,全乡无公害蔬菜占地面积4.5万亩,栽培面积5.2万亩。年产优质无公害蔬菜26万吨,产值近2.6亿元。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西瓜、薄皮甜瓜、豆角、丝瓜、以及球茎茴香、樱桃西红柿、甜椒、彩椒等50余个名、优、特蔬菜品种,并已初步形成周年生产、常年上市的良好格局。全乡无公害蔬菜生产"一园两带四区"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即:以瓦屋辛庄为中心的名特优蔬菜示范园;廊霸路、后龙路沿线温室蔬菜带;以瓦屋辛庄为中心的名特优蔬菜产区;以北孟为中心的食用菌产区;以大青垡为中心的黄瓜、西红柿产区;以马家营为中心的中小拱棚、露地菜产区。在生产布局上基本实现了区域布局、规模生产。近几年,随着棚菜效益的稳步提高,群众种植棚菜的热情日益高涨,目前全乡单棚平均产值达到了1.6万元。全乡户均一个棚的村达到了8个。棚菜生产已成为该乡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牛羊养殖

全乡现已建成养羊小区四个。包括:石九垡亚洲黄羊小区、前店村小尾寒羊养殖小区、东龙村波尔山羊养殖小区、小青垡小尾寒羊养殖小区等高标准养羊小区。养牛小区三个。包括:马家营鲁西黄牛养殖小区、大青垡奶牛养殖小区、仓上奶牛养殖小区。

林业生产

世行贷款工程前店、南圈两个村1000亩,植树45000株;两环绿化300亩,植树15000株;农田林网900亩,植树72000株;优质苗木1000亩;廊霸路绿色通道50亩,植树3000株;四旁植树80000株,今年春季造林合计3250亩;共计植树215000株。

食用菌生产

针对去年该乡食用菌产量高、效益好的现象,在全乡进行宣传发动,采取效益吸引、典型引路的方法激发群众栽培食用菌的积极性。经过一年来的努力,该乡现形成以北一、北二、北三为中心,包括朱家营、刘庄、杨迁务等村的食用菌集中产区,主要栽培平菇2016、2026等名优品种。在市场上货俏价高,单棚产量18000斤以上,单棚收入16000元。全乡现有半地下式平菇棚900个,占地面积300余亩。

生态旅游业

以该乡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到目前,共接待北京日升林生态旅游公司等旅游团游客10000人次,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该乡的知名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