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颈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短颈龙
短颈龙的头骨(编号FHSM VP 321)

短颈龙(属名:

Brachauchenius)是种上龙类,生存于白垩纪的美国与哥伦比亚,约1亿1000万年前。短颈龙是已知北美洲最后出现的上龙类,身长约12米。

模式种是B. lucasi,生存于北美洲西部内陆海道,年代为白垩纪土仑阶,约9350万到8930万年前。一个年代较古老的标本,

短颈龙
企图捕抓黄昏鸟的短颈龙

发现于哥伦比亚的巴列姆阶;在非菱龙科的上龙类中,巴列姆阶与欧特里夫阶之间有个化石纪录的断层,短颈龙是断层后第一个出现的非菱龙科的上龙类 。模式标本(编号USNM 4989)是由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H. Sternberg)在1884年发现于堪萨斯州渥太华县。短颈龙是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W. Williston)在1907年命名。在1952年,乔治·史登柏格(George F. Sternberg)在堪萨斯州拉塞尔县的Fairport黏土层,发现一个更大的标本(编号FHSM VP-321),头骨长度为1.7米,由肯尼思·卡彭特(K. Carpenter)叙述。短颈龙的头骨长度为90厘米,身长约10公呎。短颈龙是已知北美洲最晚出现的上龙类。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目:

蛇颈龙目Plesiosauria

亚目:

上龙亚目 Pliosauroidea

科:

上龙科Pliosauridae

属:

短颈龙属

Brachauchenius

Williston, 1903

种:B. lucasiWilliston, 1903 (模式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