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谢砚

原名:谢应星。1966年生于桂林.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荣宝斋画院.曾于日本、中国深圳、北京荣宝斋等地举办画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 荣宝斋画院及日本、新加坡等藏家和博物馆收藏。出版作品及专略载入《谢砚作品》.《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家曁新秀辞典》.《荣宝斋》.《书画篆刻家真迹博览》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 、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砚研究会理事、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荣宝斋画院画廊经理、荣宝斋画院美术馆馆长。

墨气淋漓 飞逸灵动

——解读谢砚作品

“桂林山水甲天下”,谢砚是桂林人,所以他的笔下山水亦如他自幼生长的环境一般:山,必是层叠峻奇;水,亦是清波潋滟。又或是离家颇久思乡之故,他的山水总是萦绕于烟云之间,如梦似幻,引人入胜!

谢砚的画注重渲染,讲究意境的营造,中国画的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故意境是一幅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同时意境结构也是一种生命形式,所谓“气韵生动者方为画之上品”,

由于艺术家主观意志和情感的参与,中国画除了用线条的流动转折,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表现物象外,还追求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由此造成了中国绘画理论中一个特殊的审美范畴,即意境。它是画家所描绘的景象和主观的思想感情的相互交融,达到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物与我、情与景的交融。谢砚是地道的南方人,有别于江南的小桥流水,桂林的山水少了一份绵柔的情丝,予人更多的是秀峻,仿若将北方的挺拔峻伟的山脉微缩至江南的碧水间,峻山秀水孕育出了桂林特有的美景,也成就了谢砚笔下的清雅秀逸!

作为一名曾经的博物馆古画修复工作者,谢砚的笔下显出了扎实的笔墨功夫,线条灵动飘逸,晕染恰到好处,水天一色,影清波平,以清新典雅的格调独树于画坛,有别于流俗。谢砚的画布局平稳,线条流畅,山石皴染兼施,淡墨烘晕,淡墨的巧妙运用,使图中韵致舒雅。边皴边染的艺术表现手法,使画面呈现出一派烟霓弥漫之态,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一派润泽清幽的自然风光。其布局前景喜用爽利灵动的线条勾画树丛,并以此衬出茅屋数椽,房舍后皴染出层层峰峦,墨气淋漓,氤氲然有水气浮动,画面由近而远,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极富空间感,给读者展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境界。

如今画坛多尚焦墨山水,宾虹老人的“五笔七墨”启发了许多人却也误导了许多画家,一时之间南派北派达成难得的默契,都以焦墨皴擦染点,以厚重、密实的美感引为上品。但细观之若没有扎实的功夫,深厚的底蕴,一味擦、涂,气势上虽震撼却使人生厌,一团肮脏杂乱的线条纠结在一起,层次、气息全无,毫无生命感可言!这样的山水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你对绘画,对文化,对生命的认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水到渠成的。谢砚的聪明正在于此,他没有跟随潮流而是终于自己的感觉,多年的博物馆及收藏生涯使他对美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这份坚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道路上他会走的更好!

本文作者系《荣宝斋》编辑 沈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