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关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调关镇

面积:107.9平方千米人口:45189人代码:421081105

全镇辖2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金台、琴台、石戈垸、高家岭、伯牙口、斑竹岭、革家铺、指路碑、桂家铺、连新垸、黄陵山、金台、披甲湖、刺王庙、沙湾、观音庵、火炬、沙咀、新河洲、南湖、槎港、北湖、章华港。镇政府驻调关。

抗洪纪念

调关矶头是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也是1998年党中央指挥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战胜洪魔的地方,为弘扬“九八”抗洪精神,纪念共和国两代总理(朱钅容基、温家宝)1998年亲临调关矶头指挥军民胜利抗洪,'98抗洪纪念碑在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调关矶头矗立。在此地建设98抗洪纪念碑,对于加强爱国主义、弘扬抗洪精神,巩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谊深”情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工程于2006年国庆前夕竣工,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是激励民众抗洪的精神支柱,也是游客旅游观光的绝佳去处,为调关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锦上添花。

调关来历该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每天日照5.1小时,平均气温为16.5℃,年均降雨日131.5天,降雨量一般在1100毫米左右,平均降雪日8.1天,无霜期长达260多天,寒暑适度分明,适宜农作物生长。

调关东南有中湖、三菱湖、宋湖,境内有窑津湖、牛角湖、湘尤湖等湖泊,水域辽阔,资源丰富。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形成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进可攻,退可守,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川老鼠”扬森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徐源泉部,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侵略军及解放战争时期的保安八旅等均在此布防,设重兵把守。

调关原名调弦。据传,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俞伯牙(楚国人),因奉晋主之命,来楚修聘,思念故国江山之胜,欲得恣情观览。从楚都顺江东下,至长江南岸江口(今调弦口)因狂风暴雨停舟于此,焚香抚琴,遇知音,故名调弦。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驻襄阳镇南大将杜预为平吴定江南,动用民力而开凿调弦河,出入长江,以避洞庭之险,故此地又称调弦口,此乃荆江古九穴十三口之一,距今1720年。清咸丰乙卯年(公元1855),重开调弦穴,设巡桥司,建海关,立水路关卡纳税,故又称调关至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