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寿带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文名称:紫寿带鸟

学名:Terpsiphone atrocaudat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Eyton,1839

英文名:Japanese Paradise-Flycatcher

分类:雀形目、鹟科、寿带属

外形:中等体型(20厘米,雄鸟计尾长再加20厘米)的黑色而具冠羽的鹟鸟。雄鸟与寿带的区别在翼及尾黑色,背近紫色。雌鸟似雌寿带,但头顶色彩较暗且无金属光泽。虹膜深褐;眼周裸露皮肤蓝色;嘴蓝色;脚偏蓝。

分布:繁殖于日本、朝鲜及台湾;越冬在东南亚。指名亚种繁殖于台湾,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东部。亚种periophthalmica 繁殖于台湾东南部的兰屿岛。主要分布省份:山西、辽宁、福建、海南、贵州、台湾、香港

习性:一般甚常见于低地林,地区性高可至海拔1200米。白色的雄鸟飞行时显而易见。杂食性,通常从森林较低层的栖处捕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

叫声:发出笛声及甚响亮的chee-tew联络叫声,似黑枕王鹟叫声,但较强烈。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