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诗运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汉诗运动

汉诗运动,即汉诗创新思潮、古典诗词改革运动、新汉诗运动、汉诗革新运动。汉诗运动,是新古文运动的组成部分,是国学文化现象。其运动本质特点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在当代的革新运动,以开创新的汉诗文化形态。汉诗运动,其改革、创新的总概念,由学者日不落提出,中华诗歌界犹如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革新、反对僵化、猛烈抨击保守思想的诗歌文化创新运动──汉诗运动。汉诗运动的出现既是当代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改革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当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汉诗运动,是个广义的汉诗概念。因为汉诗这个词汇的意义,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1、狭义汉诗:是指中国古代的律诗。日本及朝鲜, 将其称作“汉诗”。其有很多文人都可以像中国人一样,用汉语写成律诗。2、广义汉诗:泛指汉语写成的诗歌,其中重点指汉语古诗。中国古典诗歌,在当代中国已大为衰落,当以“继承、创新”而发展、繁荣之。

汉诗运动的兴起。中社革新派——以日不落、蒋风华为代表,于2007年,在“中华辞赋社区”,高举“辞赋、骈文、汉诗文化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学改革运动的序幕。汉诗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是——“中社”,通过辞赋改革的影响,使中华辞赋社区成为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论坛,吸纳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学改革家。蒋红岩,是新汉诗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汉诗运动,真正体现出了革“新”之所在:

1、民族文化和科学诗歌的口号

2、反对思想僵化,提倡创新;反对盲目前进,提倡科学继承。

3、性质:既是一场诗歌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创新革命。

4、进步性:推动了古典诗歌出现一个新高潮发展,使文学思想得到解放。

5、侧重点:汉诗运动不能够忽视人民群众,把汉诗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打破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小圈子里。

6、方向性:正面提出建设最先进诗歌文化的任务,提出建设“国学文学”,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7、诗歌批判:摈除对中国古典诗歌批判的片面性。

8、汉诗汉学;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网络,推动诗歌国学发展,创立汉诗理论学说。

9、承认打油诗的文学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