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涂片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即传统的巴氏涂片,巴氏涂片法,其诊断标准分为5级:巴氏Ⅰ级:正常。巴氏Ⅱ级:炎症。巴氏Ⅲ级:可疑癌。巴氏Ⅳ级:高度可疑癌。巴氏Ⅴ级:癌。医生用一个软木刮板,在宫颈处轻轻刮取采集宫颈脱落的细胞,随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途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宜,便于普查,但缺点是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标本,细胞堆积在一起,不便于观察,诊断的准确率低。由于它有一定的误诊、漏诊率,这一检测手段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采集细胞样本的步骤和巴氏涂片的方法一样,不同的是涂片被送到检测中心,在显微镜下,用计算机自动扫描、存储,识别出可疑细胞。这就是电脑辅助宫颈细胞学检测系统(简称CCT),筛查率很高,目前在大城市基本上采用这种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