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飞·蓝茨

齐格飞·蓝茨(西格弗里德·棱茨/伦茨)(Siegfried Lenz,1926年3月17日~),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涌现出来的第二代作家。为德国当代最杰出作家之一,与君特·格拉斯(Gunter Grass)、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ll)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齐名,但受欢迎程度更胜前两者。自1951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空中之鸢》发表以来,棱茨的影响越来越大,他的名声已经越过西德国界,在国际文坛上享有盛名。
梭茨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吕克,父亲是一名小官吏。他在故乡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1943年被海军征召入伍,在纳粹德军崩溃时逃往丹麦。棱茨喜欢写大海,写海上生活,这是与他生活经历有关的。大战后,他的故乡玛祖伦地区划归波兰版图,他先旅居丹麦,后在汉堡定居。他对童年时代家乡的回忆成了他创作的一大主题。战后他在汉堡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英国语言文学。 1950年起任《世界报》的副刊编辑.。1951年起成为专职作家,并发表第一部小说《空中群鹰》;初期的作品主要受到托马斯·曼、陀斯妥也夫斯基、卡谬、福克纳、海明威等人的影响。他的成名小说《德语课》(1968),取材自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本书引发读者对于被纳粹践踏的公民义务进行反省,成为战后德国最广为流传的小说之一。后来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片上演时观众达四千余万。除了长、中篇小说之外,伦茨还撰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舞台剧以及广播剧。伦茨擅长用文学展现各种社会现象,短篇小说集《我的小村如此多情》(1955)取材自家乡吕克的童话与乡野轶闻,引起广大回响,被公认为1950年代德国「乡土小说」最重要的作品。1969年曾应邀去美国休斯顿大学任特聘教授五个月。棱茨是西德著名文学团体“四七社”成员,1960年当选为汉堡自由艺术院院士。他还屡次荣获文学奖金。
棱茨自1951年发表《空中之鸢》,到1978年发表《故乡博物馆》为止,共出版长篇小说八部,短篇小说集八本,此外尚有评论集、剧本、广播剧多种。197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故乡博物馆》写主人公在他的玛祖伦故乡呕心沥血筹办了一座博物馆,后来为了不让它被别人在政治上利用,便自动付之一炬。这是一本当年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他的中短篇小说《灯船》、《被讥讽的猎人》等都是德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读物。
伦茨曾获多项著名文学奖的肯定,包括「不来梅文学奖」、「歌德文学奖」和「德国书商协会和平奖」等。已翻译出版的著作有《少年与沉默之海》(1999)与《失物招领处》(2003)等。
蓝茨和他的妻子Lieslotte曾在1952年至1961年间,和Paul Celan夫妇约100多封书信往返。
[编辑]著作
1960 Das Feuerschiff (The Lightship, translated by Hoffmann and Campe Verlag, 1962)
1968 Deutschstunde (德语课, 译者-许昌菊, 2007年3月 ISBN 9789573260004)
1973 Das Vorbild (An Exemplary Life, Secker & Warburg, 1976)
1978 Heimatmuseum (The Heritage, translated K. Winston, Secker & Warburg, 1981)
1985 Exerzierplatz (Training Ground, translated G. Skelton, Methuen, 1991)
1990 Die Klangprobe
1994 Die Auflehnung
《我的小村如此多情》目录:
第一章嗜书魔
第二章库卡肯的轻步兵
第三章玛那亚叔叔
第四章复活节的圣桌
第五章乌兹辛斯克的浴盆
第六章愉快的葬礼
第七章须苏米的大日子
第八章坐在短羊皮里决斗
第九章马戏团
第十章愤怒的鞋匠
第十一章捉公鸡的艺术
第十二章小火车波普
第十三章到欧雷兹科去旅行
第十四章所谓的智育教育
第十五章注射疫苗
第十六章苹果树里面的人
第十七章重要会议
第十八章一则爱情故事
第十九章预知未来的碗
第二十章追捕
后记关于马祖里的私密/ 西格弗里德·伦茨
《沉船——伦茨中短篇小说选》目录
01.鬣犬的美餐
02.城堡
03.沉船
04.胳膊拧不过大腿
05.潮汐是准时的
06.卢卡斯,一个温良的农奴
07.只有在撒丁岛上才能发生的事
08.政府的支持者
09.伟大的维尔登贝克
10.新的开始
11.发生在除夕的不幸
12.在对面的小岛上
13.灯塔船(存目)
(以上均为家成、苗珍译)
14.在激流中的人(孙汇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