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沙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紫沙蛇

拉丁文: Psammodynastes pulverulentus (Boie)

俗名: 茶斑蛇、茶斑大头蛇、褐山蛇

大者全长471毫米。有后沟牙;头大,吻棱显著;眼大,颊部略凹。本属已知两种,我国

紫沙蛇

分布一种紫沙蛇,后沟牙毒蛇,毒性不强,但其毒液对冷血动物有较强毒力 。

背面紫褐色;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色纵纹,向后方延伸,体背还有多数不规则的“∧”形斑纹或网纹。体中部背鳞17行;腹鳞148~166;肛鳞完整;尾下鳞42~57对。

生活于海拔80~600米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栖息于茂密的林木中,动作灵活,昼夜都能活动,能爬树,捕食蛙及蜥蜴等。卵胎生。

全国分布于华南地区,东南沿海可达福建北部,华中地区最北记录为湖南长沙。国外也栖息与马来岛等地.

咬人后无明显症状,被咬处出血量比一般时稍微增加,不会对人体产生不适.野外比较罕见,需要加以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