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缪希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缪希雍

缪希雍

明医学家(1546—1627 )。字仲淳,号慕台,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寓居浙江长兴,后迁居江苏金坛,享年八十余岁。父早殁,幼年孤苦。17岁患疟疾,自阅医书,遍检方书而自己治疗,遂至痊愈。遂立志从医,搜求医方,苦心研究药道,博涉各种医书,尤精本草之学,认为“神农本经,臂之六经,名医增补别录,譬之注疏,本经为经,别录为纬”。于是钻研其理。此外,缪氏生平好游走四方,曾游历三吴,入闵,历齐、鲁、燕、赵等地,亦到过江西、湖北、湖南诸省。在周游之时,到处为

缪希雍

医,寻师访友,采药搜方。由于其真诚求教,故于民间经验收集很多,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其寻师访友亦是为了切磋学问,提高业务水平。在王肯堂所著《灵兰要览》一书中,曾经记载缪氏游至南京时,拜访王肯堂,发表了精辟的学术见解,使王氏十分敬佩的相见过程。可见缪氏之学,在当时确有相当造诣,故能名噪一时。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传心》、《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书。缪希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行医以“生死人,攘臂自决,不索谢”。时人搜集其医案,成《先醒斋广笔记》行世。墓在虞山北麓。

缪希雍论伤寒外感热病是“关乎死生之大病”。对于伤寒病的侵犯途径,缪希雍不从皮毛侵入论述,而提出其与瘟疫之邪均从口鼻而入,认为口鼻为肺胃之门户,“手阳明经属大肠,与肺为表里,同开窍于鼻;足阳明经属胃,与脾为表里,同开窍于口,”“凡邪气之入必从口鼻”。正因为其认为邪从口鼻而入,故他认为伤寒之病及瘟疫之病以阳明证为多见。而阳明之经又不同于其他之经,“阳明多气多血,津液所聚而荫养百脉,故阳明以津液为本”。缪氏主张在治疗上应当以清润为原则,清其邪热,护其津液为首要。对于太阳病的治疗,缪氏主张用羌活汤(羌活、前胡、甘草、葛根、生姜、枣、杏仁),具体用药则避开了麻黄、桂枝,而重用羌活,这充分体现其因地制宜的用药法则。但若冬季严寒,寒邪偏盛时,缪氏于加减法中又可酌加麻黄,充分体现其灵活应变的思想。至于羌活汤中加用葛根,是因缪氏认为伤寒瘟疫阳明病证多见,故治太阳病时要顾及阳明。

缪希雍论脾胃缪氏治病,十分重视脾胃,认为脾胃之气是人身之本,应当注意保养,反对任意损伤。缪氏对脾胃的认识,强调了肾对脾胃的生养作用,并自制脾肾双补丸(人参、莲肉、菟丝子、五味子、山茱萸、怀山药、车前子、肉豆蔻、橘红、砂仁、巴戟天、补骨脂)以健脾益胃。他对脾胃认识的另一特点,则在于其处方用药具有特色。比如,其调理胃气,常用人参、白扁豆、山药、莲肉、橘红、灸甘草、大枣以补益脾胃,药性平和而不温燥,同时还多配伍石斛、沙参、麦冬、白芍、砂仁、麦芽等甘润清灵之品,使其补益脾胃不温不燥不滞,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创立的方剂如肥儿丸,方由人参,芜荑、使君子肉、橘红、黄连、甘草、红粬、麦芽、砂仁、白茯苓、山楂肉、滑石、莲肉、扁豆、青黛组成,就体现了甘而流通,补而不燥的用药风格。

对于脾胃病证的治疗,缪氏认为如饮食不进,食不能消,腹胀,肢痿不用等病,不能仅仅责其为脾胃气虚,还应认识到往往是属脾阴不足之证。他说:“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因此,对脾阴不足之证另立补脾阴之法,药用石斛、木瓜、牛膝、白芍药、酸枣仁为主,佐以生地黄、甘枸杞、白茯苓、黄柏等品,以酸甘柔剂作为补脾阴之原则,已超脱出《伤寒论》麻子仁丸的用药规范。缪氏于脾胃论证中,虽继承李杲及前贤诸家之说,但更有自己的特长。盖脾主升而胃主降,脾为阴脏而胃为阳腑,一般治脾宜温宜升,治胃宜润宜降,已为医家所习用。独缪氏认为温燥之品虽可健胃除湿,但多用致伤津液,而选用甘平柔润之剂,并提出酸甘柔剂以养脾胃,对后世叶桂创养胃阴之法,用药柔润清灵,颇有影响。

缪希雍论气血治血三法

血分之病亦三:即血虚、血滞、血热妄行。对于血证,缪氏立补血、清血凉血与通血三法。

补血之法适用于血虚之证,治宜甘寒、甘平、酸寒、酸温之品,药如熟地黄、白芍药、牛膝、炙甘草、酸枣仁、龙眼肉、鹿角胶、肉苁蓉、甘杞子、甘菊花、人乳等。

血热则宜清血分之热,凉血,法当用酸寒、苦寒、咸寒、辛凉之品,药如童便、牡丹皮、赤芍药、生地黄、黄芩、犀角、地榆、大小蓟、茜草、黄连、山栀、大黄、青黛、天门冬、玄参、荆芥等,适应于由血热而表现的痛肿、疮肿、鼻衄、牙龈肿痛、舌上出血、舌肿、血崩、血淋、月事先期、热入血室、赤游丹、眼暴赤痛等。

瘀血内停则宜通之,须以辛温、辛热、辛平、辛寒、甘温之品,或佐以咸寒软坚,药如当归、红花、桃仁、苏木、肉桂、五灵脂、蒲黄、姜黄、郁金、三棱、延胡索、花蕊石、没药、蟅虫、干漆、自然铜、韭汁、童便、牡蛎、芒硝等,适用于发热、发黄、肿痛、结块癖积等病症。

吐血三要

缪氏又十分重视气血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视气逆、火升和血溢三者之间的联系。其观点突出反映于他的吐血三要之中。缪氏针对肝不藏血阴虚火旺引起的出血症提出吐血三要:

一为:宜行血而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涌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

二为:宜补肝不宜伐肝,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

三为: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火自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反对一派降火,苦寒伤脾,化源告竭,统血无权,后患无穷。

治气三法

缪氏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既不能亏虚、又不能留滞不行、更不能妄动、否认就会生病。故气分之病,不出气虚、气滞、气逆三端,治之之法及所主之药,亦不外补气、破气和降气调气三法,不可混淆。

气虚则用补气法,药如人参、黄芪、羊肉、小麦、糯米之属。

气滞则应用破气法,适用于年壮气实气机壅滞之实证,药如积实、青皮、枳壳、牵牛等。

气机失和则宜调其气,气机上逆则宜降其气,调气药如木香、沉香、白豆蔻、缩砂、香附、乌药之属;降气如紫苏子、橘皮、麦门冬、枇杷叶、芦根汁、甘蔗,甚则降香、郁金、槟榔之类,适用于呕吐、呃逆、咳喘、痰饮、血症等。

缪氏对于气血病症的论治十分精辟,后人常常将其抄置案头,以便背诵熟记。其独特的经验,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主流寒凉一派缪氏学有渊源,一本经旨,对祖国医学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用药擅长甘润清灵,重视清热养阴,主流属于寒凉一派。在明代温补之学盛行期间,别树一帜,很有实际意义。对于当时纠偏防弊,起了积极作用。其治疗伤寒病的方法及甘润养脾之法,对后世医家不无启迪。

中药炮制方法明代·缪希雍、庄敛之的《炮制大法》(1622年),曾将古代炮炙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即1炮、2烘烤、3火上烧、4炙、5煨、6炒、7煅、8炼(长时间的火烧)、9制、10度(量药之长短)、11飞(水飞)、12伏(润药或火制后贮存相当长时间称伏山)、13镑(削、刮、刨)、14击碎、15煞(晒)、16曝(强烈日光下曙晒)、17露(将药物日晒夜露;或溜水的提取)。此十七法长期以来,在中药加工业中有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变迁,其实际涵义尚难阐明,仅供参考。

修制

修制是最简单的一种炮制方法,也可以说是多种药物进行炮制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修治,以除去杂质,并将大块段变为小块小段,便于再加工。炮制。

修制的方法包括拣、摘、揉、擦、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劈、锯、扎、榨等项目。

水制

将药材用水洗、浸泡等方法加以处理,称水制法,其目的是使药物达到洁净(除去杂质、异物、非药用的盐分、泥沙、秽恶气味等),使植物类药物变软,便于切片;使矿物类药物质地纯净,细腻、同时能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水制法包括洗,淘、浸、润、渍、腌、提、水飞等项目。

火制

凡将药材直接或间接(或加入其他辅料)放置火上加热处理的方法,统称为火制法,本法使用广泛,其目的除把质地坚硬的药物,使之脆、酥便于制剂,使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容易发挥药效,防止药物的霉蛀。此外,尚有少数药物有毒或药性猛烈者,火制后可降低或消除毒性和副作用。

火制法的适用范围虽广,然某些芳香性药物如薄荷,香薷、白蔻仁、砂仁等不能应用,火制会使芳香的有效成分挥发,损失药效,矿物中的雄黄、朱砂不能火制,见火便有毒成分砷、汞分解,加剧毒性。

根据药物的性质,以及临床的需要,使药物干燥、酥松、焦黄或炭化,主要采用炒(炙)煨、炮、煅、炼、烘、焙、烤、燎等火制方法。

水火共制

凡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加热,由生变热,由硬变软,由坚变酥,以改变性能,减低毒性和烈性,增强疗效,同时也起矫味作用的制法,统称水火共制法。本法包括蒸、煮、蝉。

1、蒸: 将药材置于蒸罐或笼中隔水加热的方法,能改变药性,增强疗效,便于加工切片,利于保存。如酒蒸熟地、酒蒸大黄等。

2、煮:将药材置于水或药液中加热煮的方法,以消除药物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如醋煮芫花等。

3、蝉: 药物在沸水中短时间处理的方法,有助于除去非药用部分,及破坏酶的活性,使有效成分得以保存,如杏仁、桃仁蝉后搓去皮尖,并破坏其苦杏仁甙酶,以保存有效成分甙。

其他

有些药物的炮制,并不单纯运用以上各种操作方法,有一些特殊品种,需用下列诸法:

1、发酵: 将药物加水加温,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使其发酵生上菌丝。如六神曲、半夏曲做成小块后,用草或麻袋盖紧,待其发酵生上菌丝后取出晒干。此法在通过发酵,能增强药物健脾胃,助消化、散风寒之作用。其它有豆豉亦通过发酵制造。

2、发芽: 将灿稻、大夏、黑大豆等用水浸湿润,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芽。发芽之目的,主要在于增加药物的健脾和胃,助消化,解表邪的作用。如谷芽、麦芽、大豆卷等。

3、制霜:将含油脂的药物去壳研碎.用数层草纸纱布包裹、压榨去其油脂,反复数次至无油为度,所得粉末称“霜”。制霜的目的可减低毒性,缓和药性,如巴豆霜、千金子霜、蒌仁霜、苏子霜等。此外,鹿角熬胶后之残角亦称鹿角霜;西瓜去瓤,中置芒硝,将其封固于黄砂罐中,放阴凉通风处,数日后罐外有白色如霜的结晶物析出,扫下即称西瓜霜。

4、染衣: 药物的外表,拌上另—种药粉,以加强主药的作用。如朱砂拌茯苓、茯神、朱砂拌灯芯、青黛拌灯芯,称朱茯苓、朱茯神、朱灯芯、黛灯芯。

5、制曲:按曲方配全药材,分别或混合加工研成粉末,用面粉调糊作粘合剂,做成方形小块,再通过发酵法,以制成曲,如六神曲、采芸曲、范志曲、半夏曲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