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梅峰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莆田梅峰寺

梅峰寺位于莆田市区内胜利路中段。因宋时山上遍植梅树,徽宗赐额“梅林佛国”,故称“梅峰寺”。

寺的前身原是一座观音亭。宋元丰八年(1085年),地方名士李富之母黄氏舍地百余亩,将亭扩建为寺。绍兴七年(1137年),赐名“报恩光孝寺”。元代在寺内设官讲。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犯莆,寺被焚毁。明万历年间重建。清代增建大小殿宇十多座,傍山而起,错落有致。

山门内两侧,耸立着四角、三层的钟、鼓楼。钟楼的第三层,原悬有一口宋代名匠蔡通铸的铜钟,声音可卜阴晴,能传及四十里外。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楚军驻寺失火熔毁。民国初年才又仿宋钟重铸一口,重约一千五百公斤,外铸经咒文五百多字,钟体古朴典雅,发音极为洪亮。每当晨光熹微,钟声乍起,悠扬悦耳,人称“梅寺晨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