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山
乌桕,又称木子树,为工业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据“四五”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有成片桕林841ha,零星桕树3872万株。30年来平均年生产桕籽1447.3万kg,历史最高年(1956年)达2169.5万kg是省内栽培较多的经济林木。
1.栽培历史
我国有关乌桕栽培利用的记载,最早见于1400多年前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四川种主产地县志,在18世纪末始有叙述。19世纪中页,省内栽培已较普遍。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由渝、万等地远销国外。但因交通闭塞,产品销售困难,到1949年,全省仅有桕树2000万株,年产桕籽约1万t。1950年后经恢复和发展,至1956年全省全省年产桕籽2.2万t,创历史最高水平。此后产量有所下降,80年代又恢复到年产2.1万t水平。
2.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
乌桕在四川自然分布,北止于龙门山南坡,西北止于邛崃山东南段,西南止于锦屏山、白灵山东坡。地理位置为北纬32o30′ 以南,东经101°40′以东,为全国乌桕分布的西北沿。
垂直分布范围,在东部盆地为海拔80-900m,在川西南山地为海拔1000-1800m。
四川的集中分布区是在长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其中以长江河谷巫山-万县段,乌江流域涪陵-酉阳段,金沙江河谷宜宾-雷波段,岷江流域的宜宾-仁寿段最为集中。这些地段中的巫山、酉阳、彭水、黔江、屏山、犍为、古蔺、荣县、仁寿、井研等10县,桕籽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7.2%,是全省乌桕的主要栽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