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方言
1. 北方方言:北京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
2. 粤方言:广州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
3. 吴方言: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4. 闽南方言:厦门话为标准语,但影响力不强
5. 湘方言:长沙话为标准语,影响力不强
6. 客方言:梅州话为标准语,在广东省的梅州、惠州、河源、龙川、紫金等客语区影响力比较强。
7. 赣方言:南昌话为标准语
1、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粤方言
粤方言,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以广州话为代表。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粤方言的县市有23个,即南宁、横县、贵县、桂平、平南、藤县 、梧州、玉林 、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钦州、合浦 、浦北、灵山 、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县、钟山。此外,海外华侨及华裔中以粤方言为
母语的也很多,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美洲华侨和华裔几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粤方言区。
分区 粤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和地理分布可以分为4个片:①粤海片,又称广府片,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南和粤北的韶关、清远、乐昌等地区及港澳地区,是粤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个片,以广州话为代表,它在粤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响。②四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开平、恩平、新会、斗门等县,以台山话为代表。③高阳片,主要分布在湛江市、茂名市所属各县和江门市所属的阳江县和阳春县,以阳江话为代表。④桂南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邕江、郁江、浔江沿岸的南宁市、横
县、贵县、桂平县、平南县、藤县、梧州市,玉林地区的玉林县、北流县、容县、博白县、陆川县,钦州地区的钦州县、合浦
县 、浦北县 、灵山县和北海市,梧州地区的苍梧县、岑溪县 、昭平县 、蒙山县、贺县、钟山县,一般以南宁话为代表。它的语音比较一致,也存在一些分歧。桂南片按其内部的异同又可以分为四个方言小片:广府片、邕浔片、勾漏片和钦廉片。
3、吴方言
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份,上海及浙江大部份地区,可分为五个片:
(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瓯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4、闽方言
闽方言又称福建话或福佬话。过去以福州话为代表,今由于闽方言的闽南居民的人口日益增长,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也由此增多。故此现今的闽方言中一般是以闽南方言的厦门话为代表。闽方言内部可分为5个片。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片 -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片,在闽方言中的闽南片又被分为几个小片:1、泉漳片以福建厦门话为准。2、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3、雷州片以海康话为准。4、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3)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片。
(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片。
(5)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片。
南洋群岛中的华人社区中也有相当多来自闽方言区,但主要是闽南方言。
附:
还有一种标准是把全国分成八大方言区,即把闽方言分成两支
1、闽北方言,又称为福建话。
闽北方言分布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个别地区和台湾的一部份,此外,南洋华侨也有一部份人说闽北方言。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2、闽南方言,广东人称为潮州话,福建人称为闽南话。
闽南方言分布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和海南岛的一部份,海外部分华人社区亦流通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这是按地理的南北来分,如果是综合福建方言来说的话,福州话则属于闽东方言)
5、湘方言 :
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洲等大中城市中。
6、客方言
客家方言又称客 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广西东部(即与广东交界的市县)等8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龙川,紫金,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 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信宜,化州,高州,湛江等;广西博白,陆川等;江西铜鼓,广昌,永 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依据内部的 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话,以 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话。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 惠州片,粤北片,粤西片,桂东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
客家移民祖籍与分布表
省份 府州 县份 语腔
福建省 漳州府 诏安、南靖、平和、云霄 诏安腔
汀州府 永定、武平、长汀、宁化 汀州腔、永定腔
清流、连城、明溪、上杭
广东省 龙川府 紫金
潮州府 大埔、丰顺 大埔腔
饶平、惠来、普宁 饶平腔
揭阳、海阳、潮阳
嘉应州府 长乐、兴宁、镇平、平远 四县腔
梅县
惠州府 海丰、陆丰 海陆腔
高州府:信宜,高州,化州,遂溪,廉江,粤西腔
广西省
陆川府
博白,陆川,桂东腔
四县腔 在台湾客家移民中,以嘉应州的人数最多,约占全省客家人数的三分之二。
嘉应州府的客家移民,包括今之五华县(旧称长乐)、兴宁县、平远县、蕉岭县(旧称镇平)
等四个县分及梅县。今天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高屏地区,和北部苗栗、桃园一带。
海陆腔 也即是由惠州府来的移民,占客家移民总数的第二位。
今之新竹县竹东、湖口、新丰、新埔、关西、芎林、横山、北埔、峨眉、宝山和
桃园县的新屋、观音一带最为集中。
大埔腔、饶平腔 潮州府的客家移民,占客家移民总数的第三位。
大埔腔;集中分布于台中东势、石冈、新社一带。
饶平腔;苗栗卓兰、彰化员林、永靖、田尾等地及少数参杂。
永定腔、汀州腔 汀州府的客家移民,台北县三芝、石门乡为主。
诏安腔 漳州府的客家移民,以云林仑背、西螺及桃园八德、大溪为主。
海外华人及华侨中亦有不少是讲客家话的,约有几百万。
7、赣方言
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份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份县市。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家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棚民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
赣方言内部可分为5个片:
(1)以南昌话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于南昌地区、高安地区。
(2)以宜春话为代表的宜浏片,通行于宜春地区、新余地区和湖南省
(3)以吉安话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于吉安地区、井冈山地区和湖南省的茶陵、攸县、酃县。
(4)以抚州话为代表的抚广片,通行于抚州地区。
(5)以鹰潭话为代表的鹰弋片,通行于鹰潭地区、贵溪地区、乐平地区、景德镇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