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模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关系数据库或者ER图,这其实是以实体(个体,类)为基础的物理语言,因为关系是实体之间的关系,是由实体来(联合)定义的,所以是实体在先,关系在后的.

当然,也有所谓的纯关系项,比如学生成绩(数学分数),既不属于学生,也不属于课程,而是它们的关系存在.

这个模型,对于实体自身的表达,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共相(属性)的交集合来描述,表现在数据库中就是主键是组合码,另一种方式是个体指称方式,就是通过对个体命名,比如编一个流水号作为主键.它基本上就是现在关系数据库的表达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属性,它其实是一个抽象概念(共相),具有排中律的性质,比如人的属性中,善良应该是最基本的一个属性,但却无法在数据库中使用,因为许多人我们无法断定他是否善良,不满足排中律就不能用.

所以又可以说,ER模型又是以属性(共相)为基础的模型,每个属性的可测量性可赋值是它的一个重要要求.满足排中律只是上述一个最简单的形式.这个要求限制了实体的表达.

这个实体有属性,而无行为,它只是一个被加工的对象.这个实体对象就是我们企业模型中的数据模型所要表达的,或者是最终表达的,这个ER模型好像更适合一种静态的模型表达.我感到,每个关系都是实体的一次聚集,它正是发生动作和表达动作的时候.所以,这个ER模型与微分方程的表达思想非常接近,核心是数据状态决定功能,决定活动和控制,所以它是太机械的决定论问题,难以容纳随机因素的世界模型表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