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氏系列方
谌氏系列方
【药物组成】1、乙肝Ⅰ号方:虎杖30克,鱼腥草30克,茵陈15克,制首乌15克,白芍15克,板兰根20克,败酱10克,熟大黄10克,月季花10克,柴胡10克。
2、乙肝Ⅱ号方:太子参20克,黄精20克,丹参20克,枸杞10克,白芍10克,山楂10克,合欢花10克,桔叶10克,蒲公英15克,茵陈15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用主治】方1清泄湿热,活血止痛,散痈消肿,适用于乙肝病程较短,且属实证者;方2柔肝滋肾,祛湿解毒,适用于乙肝病程较长,且偏于正虚。
【临床疗效】共治疗50例,阴转者34例,占68%;有两例滴度下降。其转阴病例中,疗程最短者于1~2个月开始转阴,最长者5个月或5个月以上开始转阴,滴度下降2例,皆由1/128降为1/16,但还未能转阴。有效病例中,在HBsAg转阴的同时,大部分GPT随之亦趋于下降或正常,共计34例占68%,其中完全正常者30例占60%;另外有一部分病例则GPT反而暂时性增高。
【资料来源】谌怡孙,等.湖北中医杂志,198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