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汤
茵陈汤
【药物组成】茵陈15克,车前草15克,大叶金钱草20克,金银花20克,黄芪20克,郁金10克,甘草10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煎水300毫升分2次服。15~20天为1疗程。
【功用主治】疏肝理气,利湿退黄。适用于黄疸型肝炎。
【随症加减】热重于湿型原方药量加倍;湿重于热型加苍术、厚朴各10克;湿热并重型加赤芍、丹皮各9克,板蓝根30克,黄连6克。
【临床疗效】 共治疗306例,显效206例,占64%;有效75例,占25%;好转23例,占7%;无效5例,占4%。总有效率96%。黄疸退除时间最短5天,最长6个月。平均退黄天数:热重于湿型24天,湿重于热型53天,湿热并重型61天。
【资料来源】王立泉.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7;6(4):38
茵陈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四引《近效方》。
【组成】茵陈12克 黄芩6克 栀子9克 升麻9克 大黄9克 龙胆草6克 枳实6克(炙) 柴胡12克
【用法】上八味,切。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主治】黄疸。身面眼悉黄如金色,小便浓如煮黄柏汁者。
【加减】若虚羸,加生地黄30克,栀子加至21克,去大黄。
茵陈汤
【组成】茵陈半两,山栀半两,柴胡半两,黄柏(蜜炙)半两,黄芩半两,升麻半两,龙胆草半两,大黄(炒)1两。
【来源】《医学纲目》卷三十一。
【主治】伤寒发黄,目悉黄,小便赤。
【用法】上(口父)咀。水煎,空心服。以利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