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鳍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黑鳍鲨

【中文名称】:黑鳍鲨 (又名“乌翅真鲨” “黑翼鲨”“黑鳍礁鲨”)

【俗称】:污翅白眼鲛

【英文种名】:Black Tip Reef Shark

【拉丁学名】:Carcharhinus Melanopterus

【分布】:印度洋及太平洋珊瑚区海域

【饲养要求】: 水温: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危险

【性情】:凶猛

【最小水族箱尺寸】:5000升

【食性】:肉食性

【体长】:可达180(厘米)

【难养度】:难

【种属】: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软骨鱼纲 软骨鱼纲(亚纲)真鲨目 真鲨科 真鲨属 乌翅真鲨

【生殖方式】:胎生

外形特征就如它的名字所言,乌翅真鲨的胸鳍及背鳍的顶端是黑色的,而下部是白色。它们身体上半部的皮是呈褐色。最大的乌翅真鲨可达3.5米长。它的前端是呈圆钝的。一种称为灰珊瑚鲨的鲨鱼外形与它很相似,但从其较粗状及灰色的身体及没有黑端的背鳍,就能分辨它们。由于乌翅真鲨体型较小,所以并不认为是人类的威胁。它经常被误会为黑边鳍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limbatus)。

分布乌翅真鲨是现今在印度太平洋及加勒比海珊瑚礁附近浅水区(有时会在30厘米深的浅水区)最常见的鲨鱼之一。它们生活在20℃至27℃水温的海洋,并且不会冒险进入一些远离海洋的热带湖或河流中。

生活习性乌翅真鲨主要猎食珊瑚鱼,但它们也会捕猎鲟鱼及乌鱼。

乌翅真鲨是胎生的,每胎约有2-4头小鲨。母鲨的怀胎期为16个月。出生的小鲨约为33至52厘米长。

乌翅真鲨并非群居的,但却有时会一小群出没。一般乌翅真鲨都是较害羞的,但却会对潜水员及水肺潜水员感到好奇。与其他鲨鱼无异,当它们感觉到危险时,会把身体卷曲成S型。除非是感到愤怒,否则它们是无害的。一些情况如用手喂食或以矛捕鱼,加上低视野,都会令乌翅真鲨感到愤怒。

乌翅真鲨是少有能跳跃出水面的鲨鱼,这种行为称为“跃身击浪”。它们亦会在海面徘徊。

种群数目乌翅真鲨有时会被渔业混获及丢弃。它们的数量,与其他鲨鱼一样亦在下降。由于它们的鳍会作为珍贵的鱼翅,它们的鳍在被捕获时会被切去,而鲨鱼本身会被丢回海中等待死亡。这可能是乌翅真鲨数量减少的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