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伟

毛振伟, 男, 1945年10月5日生, 江苏苏州人, 教授, 1969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先后在鞍山市55中学、18中学任教,鞍山市郊区教育局任干事,鞍山市郊区农机研究所任技术员,1978年11月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教研室任教,1983年1月在中国科大理化中心工作,1999年下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任教至今。
1979年转为助教,1981年提为讲师,1992年6月提为副研究员,2002年1月提为教授。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化学会永久会员、中国稀土学会会员、中国光谱学会会员、中国科技考古学会会员、安徽省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安徽省钱币学会会员及常务理事。、曾经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分析情报网X荧光分网干事长和光谱实验室编委。
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论文64篇和译著5篇。参加编写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工程材料测试手册》(化学卷)(1996年)。完成的科研项目有:“X射线荧光滤纸片法测定单一稀土元素”,“土壤中的全钾、速效钾和全磷快速分析”,“食油中的快速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岩石中的Zr、Y、Sr、Rb、Zn”,“X射线荧光光谱少标样无损法测定古钱币、古青铜器主要成分”,“X射线荧光基本参数法测定焊锡中的锡和铅”,“高温超导体的无损分析”等。
主要从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测试、科技考古、文物保护以及大学《普通物理学》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与研究生的《科技考古学中的年代学》和《文物的光谱分析》教学。
X射线荧光光谱无标样少标样无损法以及在考古中的应用,古陶瓷、古青铜器、古钱币的结构与成分的研究。
1.宝丰清凉寺汝官瓷微结构与成分及制作工艺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50272064);
2.现代核技术在陶瓷考古中的应用和方法研究(国家自然基金),(10135050)。
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1. 毛振伟, X射线荧光滤纸片法同时分析七种单一稀土元素, 《稀土》, 8(1), 55
- 56(1987)。
2. 毛振伟、陈树榆、林淑钦, X-荧光光谱点滴滤纸法测定土壤中的速效钾, 《土
壤肥料》, 1987(4), 47- 48(1987)。
3. 孙家美、毛振伟, X射线荧光光谱对天然彩色珍珠层的元素分析, 《动物学
杂志》,22(4), 11- 12(1987)。
4. 赵贵文、唐予奇、毛振伟, 用X射线荧光滤纸片法同时分析七种单一稀土元
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7(3), 419- 423(1987)。
5. 毛振伟, X-荧光粉末压片散射背景内标法测定土壤中的钾和磷, 《土壤通报》,
18(6), 286- 287(1987)。论文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收集去, 英文题录
已登在FAO的AGRIS检索刊物上, 88-105908(1988)。
6. 毛振伟,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全钾和速效钾, 《安徽化工》, 1987
(增刊), 116(1987)。
7. 胡欢陵、毛振伟等,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飘尘成分, 《安徽化工》, 1987(增
刊), 117- 118(1987)。
8. 孙家美、毛振伟、谢惠安, 石斛和麦门冬中元素的含量, 《植物杂志》, 1988
(6), 19(1988)。
9. 齐文启、毛振伟, X射线荧光法在状态分析中的应用, 《稀有金属》, 13(1),80
- 84(1989)。
10.毛振伟、彭子成, X射线荧光光谱点滴滤纸法对古代青铜器的Cu、Sn、Pb分
析,《考古与文物》, 1989(2), 90- 96(1989)。
11.毛振伟, X射线荧光光谱模拟标样法测定古代青铜钱币中的铅铜锡, 《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9(3),399- 404(1989)。
12.孙家美、毛振伟,三角帆蚌边缘膜区不同颜色珍珠层的元素分析,《科技通报》,
5(5), 55- 56(1989)。
13.毛振伟、华佑南, 模拟标样在古青铜镜主要成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的应
用,《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5(5), 313- 314(1989)。
14.毛振伟, X射线荧光光谱单标样无损法测定古钱主要成分, 《中国钱币》, 1989
(4), 32- 36、70(1989)。
15.毛振伟,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岩石中的Zr、Y、Sr、Rb、Zn, 《分析试验
室》,9(1), 35- 36(1990)。
16.池锦祺、毛振伟, 古钱币的表面铸文复现及成分分析, 《考古》,1990(3), 284
- 285(1990)。
17.孙家美、毛振伟, 三种育珠河蚌之间贝壳珍珠层差异的研究,《上海农业科
技》, 1990(3), 25- 26(1990)。
18.孙家美、毛振伟, 11种药用贝壳珍珠层无机元素测定, 《中药材》, 13(7), 15
- 16(1990)。
19.毛振伟、李凡庆、王小兵, X-射线荧光光谱滤纸片法测定食油中的磷,《分
析化学》, 18(12),1155- 1157(1990)。
20.李凡庆、毛振伟, 古青铜器的ICP光谱分析, 《光谱实验室》, 8(1/2), 106-
109(1991)。
21.毛振伟,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考古中的应用,《光谱实验室》, 8(1/2), 114
- 117(1991)。摘要已编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光谱学与光谱分
析,8(会议专刊A), 53- 54(1988)。
22.孙家美、毛振伟, 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穿山甲鳞片的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16(4), 234- 235(1991)。
23.毛振伟、张秉伦、池锦祺、张振标, 蚁鼻钱的X射线荧光法无损检测,《科技
考古论丛》, 中国学科技术大学出版社, 213- 215(1991)。
24.孙家美、毛振伟, 两种鲍鱼壳所含无机化学成分的探测, 《中国海洋药物》,10
(1), 19- 20(1991)。
25.黄允兰、张敬国、贾云波、卢江、毛振伟, 含山大城墩西周青铜镞的结构成
分分析, 《考古》,1991(2), 1134- 1137(1991)。
26.孙家美、毛振伟, 贝壳珍珠层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湛江水产学院学
报》, 12(2), 25- 30(1991)。
27.毛振伟、林淑钦, 陈树榆、陈顺喜, X射线荧光基本参数法测定焊锡中的锡
和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2(2), 117- 118(1992)。
28.李凡庆、朱育新、毛振伟、霍登伟、赵化章、尹香莲、赵贵文, 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植物体铁芒箕中的稀土元素, 《分析化学》,
20(8), 981(1992)。
29.孙家美、毛振伟, 六种蛇蜕中微量元素的比较, 《中药材》, 15(8), 11-
13 (1992)。
30.李凡庆、毛振伟、朱育新、霍登伟、赵化章、尹香莲、赵贵文, 铁芒箕植物
体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的研究, 《稀土》, 13(5), 16- 19(1992)。
31.毛振伟、李凡庆、左 键、卢 江、谭 舜、张庶元, GaAs衬底上GaxIn1-x P
膜的电子探针X射线波谱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3(6), 97- 98、
96(1993)。
32.张秉伦、毛振伟、池锦祺、张振标, 楚铜贝的科学检测,《安徽钱币》,1993(1),
18- 23、附页(1993)。
33.毛振伟、张邦祥、李凡庆, X射线荧光光谱滤纸片法测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中单一稀土元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9(4), 239(47)-
241(49)(1993)。
34.毛振伟、张秉伦、池锦祺、张振标, X-荧光无损法检测汉四铢古钱币,《文
物研究》, 8, 267- 268(1993)。
35.毛振伟、陈顺喜, 汉砖的X 射线荧光光谱定量分析, 《考古与文物》,1994(2),
110- 112(1994)。
36.张秉伦、池锦祺、毛振伟、张振标, 方"四朱"的新发现及内涵研究, 钱币文
论特辑(第二辑), 安徽人民出版社, 合肥, 75- 79(1994.3)。
37.毛振伟、张秉伦、池锦祺、陈顺喜,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钱币研究中的应
用, 《安徽钱币》, 1994(2), 5- 6(1994)。
38.毛振伟、陈顺喜、杨德标、袁传勋, 商朝坩埚的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
分析, <<文物研究>>, 9, 286-289(1994)。
39.王昌燧、左健、毛振伟、何西学、舆水达司, 班村遗址出土彩陶的陶彩分析,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95(1), 78- 80、84(1995)。(11)
40.左健、邢锦云、刘先明、毛振伟、许存义, "绿漆古"铜镜表层结构成分分析,
<<光散射学报>>, 7(2、3), 108-109(1995.8)。(12)
41.李凡庆、卢江、毛振伟、谭舜、张庶元、周有勤、洪吉安、王奎仁, 用电子
探针对广西金牙微细粒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5(6), 107-110、116(1995)。(14)
42.毛振伟、石磊、陈树榆、周贵恩, Y1-x Cex Ba2 Cu3 Oy 实际组分测定的尝
试, <<低温物理学报>>, 17(增刊), 738-741(1995)。(15)
43.毛振伟、石磊、陈树榆、周贵恩, Y1-x Prx Ba2 Cu3 Oy 高温超导体的X射
线荧光光谱无损分析, <<低温物理学报>>, 18(增刊), 402-406(1996)。(16)
44.李凡庆、毛振伟、贾云波、陈志文、张庶元、周贵恩、王大志, 富勒烯结晶
特性研究, <<人工晶体学报>>, 25(2), 164-168(1996)。(17)
45.毛振伟、张巽、彭子成, 古代青铜兵器中主要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光谱实验室>>, 13(5), 17-20(1996.9)。(18)
46.毛振伟、周贵恩、李凡庆、贾云波, 贝壳的微结构研究, <<电子显微学报>>,
15(6), 541(1996.12)。(19)
47.毛振伟、陈顺喜, 无核淡水褶纹冠蚌珍珠组成和热性能的分析, <<上海农业
科技>>, 1996(6), 32-33(1996.12.5)。(20)
48.李凡庆、毛振伟、陈志文、卢江、贾云波、谭舜、张庶元、周贵恩, C60 甲
苯溶液自然结晶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7(1),109-
112(1997.3)。 (21)
49.毛振伟、池锦祺, VF-32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器件的国产化, <<分析测试仪
器通讯>>, 7(1),42-43、46(1997.3.20)。(22)
50.毛振伟、张巽、李凡庆、彭子成, X射线荧光光谱滤纸片法测定矿石的铜,
<<分析试验室>>, 16(2), 48-50(1997.3.28)。(23)
51.李凡庆、毛振伟、李晓光, 碳纳米管的提纯、填充及用作场发射电子源,
<<物理>>, 26(5), 305-308(1997.5.1)。
52.孙家美、毛振伟, 短跗星花金龟体表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 <<科技通
报>>, 13(6), 410-412、418(1997.11.1)。
53.毛振伟、彭骏、张巽、彭子成, 用X射线荧光光谱滤纸片法测定古青铜器中
的Cu、Pb、Sn、Fe和Z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7(6), 80-84(1997.12.1)。
54.毛振伟、陈树榆、石磊、周贵恩, X射线荧光基本参数法测定Y1-x Cex Ba2 Cu3
Oy中的钇铈钡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8(4), 503-506(1998.8.1)。
55.毛振伟, X射线荧光光谱理论α系数法测定古青铜钱币中的铅铜锡, <<光谱
学与光谱分析>>, 19(5), 738-741(1999.10)。
56.毛振伟,十六枚宋代古钱币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文物研究>>, 12,250
-252(1999.12)(2000.1出版)。
57.毛振伟、彭子成、张巽、彭骏, 先秦青铜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考古学集
刊>>第13集,考古杂志社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03-308(2000.12)。
58.MAO Zhen-wei, SHI LEI, CHEN Shu-yu, ZHOU Gui-en, X-Ray Fluor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Composition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by the Fundamental Parameter Method,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Vol.31,No.2,223-228(2001.4).
毛振伟、石磊、陈树榆、周贵恩, X射线荧光基本参数法测定高温超导体的
组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31(2),223-228(2001.4)。
59.秦颍、王昌燧、毛振伟,利用自然科学手段对皖南铜矿石冶炼产物输出方向
的初步研究,《青铜文化研究》,第二辑,124-127(2001.10)。
60.冯敏、王昌燧、毛振伟,瓷釉的微区分析,<<文物研究>>, 13,303-309
(2001.10)(2001.12出版)。
61.毛振伟、张秉伦、池锦祺、张振标,汉郡国金五铢的成分分析,《考古与文
物》,2002(2), 80- 82(2002)。
62.朱剑、毛振伟、杨益民、冯敏、王昌燧、孙新民、郭木森、黄宇营、何伟,
汝瓷成分的线扫描分析,《核技术》,25(10),853-858(2002.10)。
63.毛振伟、左健、王世忠、李德文,巢湖市汉墓出土文物部分残片的无损成分
鉴定,《考古与文物》,2002(增刊), 388- 390(2002、12)。
64.冯敏、王昌燧、毛振伟、郭木森、孙新民、李家治,汝瓷及其仿制品微观结构的初步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八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23-229(2002.12)。
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1.H.Jin, Z.J.Chen, L.Z.Cao, G.E.Zhou, Z.W.mao, Growth of 1212 phasePb
-Sr-Y-Ca-Cu-O single crystal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48(1995)106
-109.
2.H.Jin, N.L.Wang, Y.Chong, M.Deng, L.Z.Cao, and Z.J.Chen; G.E.Zhou and
Z.W.Mao, Single-crystal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b0.5
Sr2.5 Y1-x Cax Cu2 Oy system, J.Mater.Res., Vol.10, No.9,2211 -
2215(Sep.1995).
3.Z.Y.Chen, H.M.Luo, Y.Han, Y.T.Qian, Z.W.Mao, G.E.Zhou, The effect of
excess strontium (x≥2) on the phase and electric properties of LnSrx
Cu2.7 M0.3 Oz (M=Cr,Mo,W, Ln=rare earth element), Physics C 282-287
(1997) 795-796.
4.Song Yue, Mingliang Tian*, Zhenwei Mao, Lin Chen, Yuheng Zhang, Growth
of single crystals of bismuth molybdenum oxide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22(2001)747-750.
译 文 :
1.毛振伟译、周凯校, X射线光谱法, A.A.马尔科维奇、R.E.范格里肯著, 原载 《Anal.- Chen.》, 58(5), 279R- 294R(1986), 《光谱实验室》, 5(2), 39-63 (1988), 2万7千汉字。
2.毛振伟译、张卓勇校, 克莱西(Claisse)-昆廷(Quintin)算法的影响系数的计
算, K.R.韦德利著, 原载《X-Ray Spectrometry》, 16(1),41-44(1987),《光
谱实验室》, 5(2), 33- 38(1988), 4千8百汉字。
3.毛振伟译、许伯藩校、孙建一复校, X射线光谱法, A.A.马尔科维奇、R.E.范
格 里肯著, 原载《Anal.-Chen.》,60(12),28R-42R(1988),《光谱实验
室》,6(5), 266- 288、249(1989), 2万8千汉字。
4.毛振伟译、王玉林校、朱一钧复校, X射线光谱学, A.A.马尔科维奇、R.E.范
格里肯著, 原载《Anal.-Chen.》,62(12),101R-113R(1990),《光谱能谱分析
国际信息汇编》, 群言出版社, 北京, 61- 82(1992), 2万6千汉字。
5.毛振伟译, X射线光谱学(1992年动态述评), S.B.特勒克、R.E.范格里肯著,
原载《Anal.- Chen.》, 64(12),180R- 196R(1992),《光谱能谱分析国际信
息汇编》, 限国内发行, 北京, 45- 73、142(1994), 3万8千汉字。
书:
1.毛振伟, 编写<<机械工程材料测试手册>>化学卷第4篇第6章,辽宁科学技术出
版社, 沈阳, 678-714(1996.9第1版, 1996.9第1次印刷)。(7.9万字)
验收项目:
1.毛振伟,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通过计量认证, 10-5 数量级含量的相对标准误
差小于10%, 精度达到微量分析仪器要求。实施大型仪器: VF-320型X-射线荧
光光谱仪(常量分析仪器); 认证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4年4月。
Zr Y Sr Rb
标准值: 0.0370% 0.00266% 0.0166% 0.0080%
测量值: 0.0364% 0.0026% 0.0176% 0.0088%。
在结构中心通过的三类二十六项检测中, 占四项。
2.池锦祺、毛振伟, 用国产器件替代进口器件的研究及实施, 项目编号:9406F
-039-18, 实施大型仪器: VF-32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 项目资助部门:中国
科学院条件局; 验收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处; 1995年12月27日。
申请到的经费:
1.池锦祺、毛振伟, 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功能开发项目, 用国产器件替代进口
器件的研究及实施, 项目编号:9406F-039-18, 实施大型仪器: VF-320型X射
线荧光光谱仪; 经费来源: 中国科学院条件局; 总经费: 1万元, 到位经费:
1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0.5万元; 1994年申请, 1995年到位使用, 1995年12
月27日验收。
2.周贵恩、石磊、毛振伟、杨丽, 高温超导体微结构与超导电性(高温超导体实
际组分与物性的研究); 经费来源: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
放研究实验室; 总经费: 2万元, 到位经费: 2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0.3万元;1994年申请, 1995年到位使用。
3.李凡庆、毛振伟、李前荣, 填充C60 纳米管的研究(97C03); 经费来源: 中国
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 总经费: 0.5万元, 到位
经费: 0.5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0.2万元; 1996年申请, 1997年到位使用。
4.田明亮、陈林、毛振伟、鲍亚南、贾云波, 准二维电荷密度波导体的电子结
构和物性研究(19874055); 经费来源: 国家自然资金; 总经费: 21万元,到
位经费: 21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2.5万元; 1998年申请, 1999年到位使用。
1999年到位8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1万元; 2000年到位6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1万元,2001年到位7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1万元。
5.王昌燧、…、毛振伟(第10位,本校第4位)、…(共46人),科技考古若干
前沿问题研究(KJCX-NO4);经费来源: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总经费: 300
万元,到位经费: 300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2万元; 2000年申请, 2000年到
位使用。2000年到位90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0.5万元,2001年到位70万元, 本
人承担经费: 0.5万元, 2002年到位70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0.5万元, 2003
年到位70万元, 本人承担经费: 0.5万元。
6.王昌燧、…、毛振伟(第8位,本校第3位)、…(共23人),现代核分析等
技术在陶瓷考古中的应用和方法研究(10135050);经费来源: 国家自然资
金,重点基金; 总经费: 80万元,到位经费: 80万元, 2001年申请, 2002年到
位使用,2002-2004年。
7.毛振伟、孙新民、黄允兰、郑丽珍、郭木森、姚立军、李乃胜、朱剑,宝丰清
凉寺汝官瓷微结构与成分及制作工艺的研究(50272064); 经费来源: 国家自然
基金; 总经费: 8万元,到位经费: 8万元, 2002年申请, 2003年01月到位使用,
2003年01月-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