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孝服说明孝服在浙江一带称为“孝衫”

孝服

,自古以来,"丧必有服,所以为至痛饰也,故曰戚容称期服。五服,年月之异者,以恩之厚薄为论,斩衰之丧三年,期之丧一年,九月之丧三时也,五月之丧二时也。三月之丧一时也。本是五世亲疏之分制其等,礼有心生所不能自已者尔。"丧有正服、义服、加服降服四等。正服者,于情分皆当为之服,如子为父母服斩之类;义服者,亲虽异于所生,则以义为之服,如妇为舅(指公爹)服斩之类,加服者,本非其所服而礼于进,故自轻以从重,如嫡长孙为祖父母承重服斩之类是也;降服者,情不杀而分有所制,故自重从以轻,如出嗣之子及女子已嫁为父母服降服之类也。兹将丧服等差列之如下:

(一) 斩衰(读cui)服,三年之服生麻布,旁及下际不辑之,麻冠、苘︵qing︶履竹屐,妇人麻履不杖余同。

(二) 齐衰杖期、不杖期,一年之期服熟麻布,旁及下辑之,麻冠苘草履桐杖,妇女麻履,余同。

(三) 齐衰五月、三月服,服熟茼麻布冠 经草履 其妇人麻履。

(四) 大功,九月之服,服粗白布冠经,其妇服兰布缘履。

(五) 小功,五月之服,服稍细月白布冠经,其妇服履同右。

(六) 缌麻,三月之服,服细白布经带,其妇服素履无饰。

袒免,(免音问)袒谓袒生上服,免谓以尺布围发,乃丧服三轻也。

五服解释平常说到人的亲缘关系时,总以出没出五服相论,五服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说五服就是五世、五代或五辈也,其实是不对的。还有人说五服即九族,也不全对。五服源于九族,具体又与九族亲属不尽一致。九族是自高曾祖父而身,自子孙至曾、玄孙(古籍中也作元孙)的血亲,而五服是封建社会根据九族以内的血亲关系规定的丧服制度。具体是丧服分为五等,为“斩衰一,齐衰二,大功三,小功四,缌麻五”之五个丧服(也作孝服)等级,父为子服齐期,亲兄弟也服齐期,而亲侄为其叔也服齐期,孙为祖父还是服齐期,因此仅从丧服或曰五服服色上很难看戴孝者,与被孝者之间的关系,而九族称谓可以明显看出之间的亲缘关系,从上面情形可知,五服更不等于五世、五代和五辈。

那么,人们常说的《我跟某某是五服兄弟》《我与某某是四服兄弟》《我们都还没出五服》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九族五服图可查出第五等服的兄弟是指同一高祖不同曾祖的弟兄;四等服兄弟是指同一曾祖不同祖的兄弟;没出五服指在九族服制图以内的人。可以说单从几等服没法辨明谁为谁穿孝。

服制不是某一家族规定的,更不是哪一村社规定的,它是封建时代法律所定,我们现在所衍传的服制,还是清礼律定,而清礼还是延用的大明礼律,这些东西早已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和传统,它已远远超出了哪个朝代。可说是早已成为各个姓氏的统为认可的氏族文化,或者说是一种民俗。

通过五服图可以显示,自身(服孝者)为父母服斩衰三年,为祖父母服齐衰一年,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而高祖父母为齐三月。为生子服期年,子妇大功,为长孙期服,为众孙大功……从图中可查本身为任一九族亲属的服丧等级。应该指出的是二等丧服包含齐期服、齐五月、齐三月。另外还分杖期和不杖期,期即一年,杖期指在丧仪中持杖,不杖期,指在丧仪中不持杖。本身为晚辈服齐期服时,本身有直系长辈者不持杖,本身无直系长辈者须持杖。齐期五月与齐期三月,只用于直系亲属,而大功九月小功五月则只用于旁系近亲属和直系卑亲属。缌麻,五服之中最轻者,三月之服。另外五服之外还有袒免亲,袒免(音慰)《礼记头传》说丧服之轻者。袒露大臂;免,以布广一寸,从项中而前,交于额上,又却向后绕于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