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民主共和国
【基本信息】首都
河内
语言
越南语
政府
社会主义共和国
国家主席
- 1945年-1969年
胡志明
- 1969年-1976年
孙德胜
政府总理
范文同
立法机关
越南国会
历史年期
冷战
- 八月革命
1945年8月
- 建国
1945年
-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1946年-1954年
- 越南战争
1959年-1975年
- 越南统一
1976年
面积
- 1973年
158,750 km²
人口
- 1973年 est.
22,480,000 人
密度
141.6 人/km²
货币
越南盾
【北越年表】

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5年9月2日宣布独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家主席胡志明,越共中央军委主席兼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
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爆发法越战争。
1954年7月,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定签署,越南北方获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国(后成立由美国扶植的南越政权,即越南共和国)统治,同时越共派遣的干部组建了南方抵抗政权和军队,开辟了第二战场。
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
1973年1月越美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开始从南方撤走。
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被越共领导的越南南方临时政府控制。
1976年4月选出统一的国会,7月宣布全国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现名)
【北越简介】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语:Việt Nam Dân Chủ Cộng Hòa,汉字:越南民主共和国〕俗称北越,是自1945年到1976年管辖越南北部的共产主义政权,也是东南亚地区首个社会主义国家。1976年越南统一后,改国号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5年8月,胡志明领导的越盟趁日本投降,而法国人尚无力回印度支那之际,发动八月革命。此时越南名义上的君主保大帝和首相陈仲金都无法控制局势。保大决定让权於越盟。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越南独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日本投降后越南南北分别由中国军队和英军占领。在中国的支持下,越南共产党与越南国民党合作组成了北越的第一届内阁。南部的英军则逐步归权与印度支那原有的统治者法国。经交涉,法国同意北越以法兰西联盟(fr:Union française)的成员身份独立,却不愿让越南统一。这种对立引发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共产党很早就意识到这场战争会长期化。为了应对法国人的武力优势,北越主要采取了游击战方式。法国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采取了扶植傀儡政权的办法。保大被迎到越南南方,担任新国家越南国的元首。但北越的优势已不可逆转。奠边府战役北越大获全胜,法国宣告失败。日内瓦会议上各方约定很快将在越南全土进行总选举。
就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后期及休战期间,北越进行了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反私有制的运动。地主等成分在北越消失,这也导致开始有大批人员逃亡南方,即自由之路行动。
【越战】1955年南越吴庭琰上台。在美国支持下,他拒绝了进行总选举的可能。越南南北分裂的情况似乎将无异於朝鲜半岛。在此情况下越南共产党的南方组织——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在南越开展各种活动。南越政权虽大力镇压,但由於政府不甚得民心,反而有招架不住的情势。为此美国决定亲自插手越南问题。
1964年以北部湾事件为理由,美国开始对北越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越战全面升级。但北越同时有中国和苏联的支持,军队化整为零进行游击战。美国国内和世界上的反战运动亦风起云涌。最终美国在1973年同北越讲和,决定将军队撤出南越。
美军撤退後战争仍在进行。1975年越共攻陷南越首府西贡,南越政权灭亡。越共在南越成立了南越南共和国。不久在北越主导下越南统一,国名从此改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