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M-牛顿卫星
卫星简介

1999年12月,多镜片X射线观测卫星(现称XMM-牛顿)发射升空,欧洲天文学家从此拥有了他们自己的X射线观测台。这颗卫星装备了三部X射线望远镜,因其奇异的飞行轨道而著称,这种飞行轨道可令其长时间、不间断观测深空。XMM-牛顿让欧洲天文学界获得了诸多突破,如观测到迄今在遥远宇宙看到的最大星系团。这个庞大的星系团(上图右侧)证明了一种称为暗能量的神秘力量的存在。据说,暗能量加速了宇宙的膨胀速度。科学家表示,如此巨大的星系团可能是在宇宙初期形成的。
发展历史XMM-牛顿计划始于1984年,1997年3月开始建造,原名为“高通量X射线分光任务”(The High-Throughput X-ray Spectroscopy Mission),为纪念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XMM-牛顿卫星,其中XMM是X-ray Multi-Mirror Mission(X射线多镜面任务)的缩写。1999年12月10日,XMM-牛顿卫星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用-{zh-cn:阿里亚娜5型火箭;zh-tw:亚利安五号火箭}-发射升空。它的轨道是椭圆形,近地点7,000公里,远地点114,000公里,轨道倾角40度,周期48小时。XMM-牛顿卫星原计划寿命为两年,但是将延期至最早2010年。
主要仪器XMM-牛顿卫星重3.8吨,长10米,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后宽16米。卫星上搭载的主要科学仪器有:
3台掠射式X射线望远镜,每个望远镜由58个套筒组成,采用沃尔特Ⅰ型构造,最大的一层直径为70厘米,焦距为7.5米,总接收面积达到4,300平方厘米,是由意大利科学家制造的。
三台欧洲光子成像照相机EPIC,工作能段为0.2-12keV,位于X射线望远镜的焦平面上,用于X射线成像、X射线测光和中等分辨率分光。其中两台为MOS(金属氧化半导体)照相机,由7块不共面的CCD芯片组成,另一台为PN照相机,由12块共面的CCD芯片组成。
两台反射式光栅分光仪(RGS),位于X射线望远镜的焦平面上,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X射线光谱。
光学监视器(OM),是一个口径30厘米的R-C式光学/紫外望远镜。
相关数据机构: ESA
波段: X射线
轨道: 椭圆
高度: 7,000-114,000公里
周期: 48小时
发射日期: 1999年12月10日
发射地点: 库鲁发射场
运载工具: 亚利安五号火箭
质量: 3800公斤
集光面积: 4,300 c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