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盐酸菜

盐酸菜最初称作坛酸,后改称盐酸,是布依族、水族、苗族等民族久负盛名的食品。主产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独山、三都、荔波等县,其中尤以独山县出产的盐酸菜较著名。盐酸菜的主要工艺是将洗净的青菜切成条,掺上甜酒、大蒜、辣椒粉、冰糖、食盐等拌匀,盛于坛中。盐酸菜香、甜中略带苦味,鲜美可口。

据考证,盐酸菜源始于明代初期,最初多为家庭自制自食。真正成为商品进行大规模生产则是清代后期的事。清时,独山有袁、熊两家最善制作此菜,质量好,名声大,曾作为贡品进奉皇宫。

盐酸菜以一种优质青菜为主要原料,选取用粗壮鲜嫩的菜苔和嫩叶,经日晒、清洗后,再日晒一两天。将晒好的青菜用盐揉搓、排除部分水分,再入池盐渍。把盐渍好的青菜削去老叶、粗皮,用甜酒、糖拌匀,再按比例加入蒜苗、蒜头、辣椒粉、 冰糖、食盐和适量白酒,调好后分坛包装,密封贮存。约两个月后即可食用。

吃时酸中有辣味,辣中有清爽的甜津,甜中又有咸。细细品之有一种强烈的菜香,闻清香,吃甜脆,吃了还想吃。能吃辣味者感到舒适爽口,不能吃辣味者也觉得其味无穷。这种盐酸菜可素食,也可荤食,用它制鱼、肉等菜肴,能使菜肴更加、鲜美深受人们青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