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
扬子鳄或称作鼍,学名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我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中文名称:扬子鳄外文名称:Alligator sinensis别称:中华鼍、土龙、猪婆龙
二名法:
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1879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行纲
目:
鳄目
科:
鼍科
属:
短吻鳄属
种:
扬子鳄
分布区域: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英文名:
Chinese Alligator
IUCN:
极危
目录[隐藏]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环境生长繁殖生活习性种群现状保护级别
外形特征
扬子鳄与同属的密河鳄相似,但是体型要小许多。成年扬子鳄体长很少超过2.1米,一般只有1.5米长。不如非洲鳄和泰国鳄的体型那么巨大。扬子鳄的吻短钝,属短吻鳄的一种。因为扬子鳄的外貌非常像“龙”,所以俗称“土龙”或“猪婆龙”。体重约为36公斤。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
全身有明显的分部,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肤革制化,覆盖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黄色,腹部为灰色,尾部长而侧扁,有灰黑或灰黄相间手术纹。它的尾是自卫和攻击敌人的武器,在水中还起到推动身体前进的作用。四肢较短而有力,它的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有明显的区别:前肢有五指,指间无蹼;后肢有四趾,趾间有蹼。这些结构特点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陆地生活。
尾长与身长相近。头扁,吻长,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列甲片突起形成两条嵴纵贯全身。四肢短粗,趾间具蹼,趾端有爪。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肛门向后灰黄相间。尾侧扁。初生小鳄为黑色,带黄色横纹。
扬子鳄的吻短而纯圆,吻的前端生有鼻孔一对。有意思的是,它的鼻孔有瓣膜可开可闭。眼为全黑色,且有眼睑和膜,所以扬子鳄的眼睛可张开可合闭。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
生活环境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长满乱草蓬蒿的潮湿地带。它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领,头、尾和锐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俗话说“狡兔三窟”,而扬子鳄的洞穴还超过三窟。它的洞穴常有几个洞口,有的在岸边滩地芦苇、竹林丛生之处,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通气口,而且还有适应各种水位高度的侧洞口。洞穴内曲径通幽,纵横交错,恰似一座地下迷宫。也许正是这种地下迷宫帮助它们渡过了严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时也帮助它们逃避了敌害而幸存下来。以鱼、蛙、田螺和河蚌等作为食物。但有时会袭击家禽和压坏庄稼,加上它长相"丑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害动物而被捕杀,所以数量稀少。
生长繁殖等到6月上旬。扬子鳄在水中交配,体内受精。到了7月初左右,雌鳄开始用杂草、枯枝和泥土在合适的地方建筑圆形的巢穴以供产卵使用。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10~30枚之间。卵为灰白色,比鸡蛋略大。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此时已是夏季最炎热的季节了,很快,部分巢材和厚草在炎热的阳光照射下腐烂发酵,并散发出热量,鳄卵正是利用这种热量和阳光的热能来进行孵化。在孵化期内母鳄经常来到巢旁守卫,孵化期约为60天,大约两个多月的时间,母鳄在巢边听到仔鳄的叫声后,会马上扒开盖在仔鳄身体上面的覆草等,帮助仔鳄爬出巢穴,并把它们引到水池内。仔鳄体表有桔红色的横纹,色泽非常鲜艳,与成鳄体色有明显的不同。幼鳄9月出壳。具冬眠习性。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较难繁殖。在种良好的环境中和精心饲养条件下,扬子鳄于1980 年产下了中国第一批幼鳄,成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目前,鳄鱼一家安静舒适地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繁殖后代,其种群数量日益壮大。
生活习性有人把扬子鳄称为鳄鱼,把它看作是鱼一类的水生动物。其实扬子鳄没有鳃,也不是水生动物,只不过扬子鳄又回到水中,形成了一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具有水陆两栖的本领而已。这样,扬子鳄就扩大了生活的领域,使它们容易在生存斗争中成为优胜者。
扬子鳄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性情凶猛,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10-20枚。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具冬眠习性,每年10月就钻进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来活动。
扬子鳄喜静,白天常隐居在洞穴中,夜间外出觅食。不过它也在白天出来活动,尤其是喜欢在洞穴附近的岸边、沙滩上晒太阳。它常紧闭双眼,爬伏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给人们以行动迟钝的假象,可是,当它一旦遇到敌害或发现食物时,就会立即将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动,迅速沉入水底逃避敌害或追逐食物。它最爱吃的食物是田螺、河蚌、小鱼、小虾、水鸟、野兔、水蛇等动物。扬子鳄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量地贮存在体内,因而它就有很强的耐饥能力,可以渡过漫长的冬眠期。
独特的捕食方法
扬子鳄在陆地上遇到敌害或猎捕食物时,能纵跳抓捕,纵捕不到时,它那巨大的尾巴还可以猛烈横扫。遗憾的是,扬子鳄虽长有看似尖锐锋利的牙齿,可却是槽生齿,这种牙齿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只能像钳子一样把食物“夹住”然后囫囵吞咬下去。所以当扬子鳄捕到较大的陆生动物时,不能把它们咬死,而是把它们拖入水中淹死;相反,当扬子鳄捕到较大水生动物时,又把它们抛上陆地,使猎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块食物不能吞咽的时候,扬子鳄往往用大嘴“夹”着食物在石头或树干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软或摔碎后再张口吞下,如还不行,它干脆把猎物丢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烂,等烂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扬子鳄还有一个特殊的胃。这只胃不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别好。
种群现状19世纪,扬子鳄出没在长江下游,湖北、安徽、江西和江苏境内,喜在丘陵溪壑和湖河的浅滩上挖洞筑穴,不过这种爬行动物却离不开水。它在陆地上动作笨拙迟缓,一旦到水里,却如鱼得水。而这种水陆两栖的特点,导致了扬子鳄的悲惨命运。扬子鳄筑穴的浅滩多被开垦为农田,丘陵植被被大量破坏,丘陵地带的蓄水能力大大降低,干旱和水涝频繁发生,使扬子鳄不得不离开其洞穴,四处寻找适宜的栖息地。这种迁移过程又为自然死亡和人为捕杀创造了机会。扬子鳄多年来遭到大量的捕杀,洞穴被人为破坏,蛋被捣坏或被掏走。而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大大减少了扬子鳄的主要食物--水生动物的数量。目前扬子鳄分布范围缩减到江西、安徽和浙江三省交界的狭小地区。
70年代开始了大量的保护工作。1979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1980年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与此同时我国人民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行动,使扬子鳄的数量有所上升。1983年的普查,发现野生扬子鳄数量仅有500条。1992年的普查发现,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增加到900条。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更是取得突出成绩,近几年先后孵出幼鳄7000条。这是十分可喜的,人工繁殖的极大成功,为扬子鳄数量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如今中国大约圈养了10,000头以上的扬子鳄,主要在位于安徽宣城市的中国扬子鳄繁殖中心,以及许多动物园里。 从70年代起,我国的科学工作者迈上了充满坎坷的人工繁殖扬子鳄的征途,现在我国人工孵化鳄卵、人工繁殖鳄群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扬子鳄的数量已从建场初期的170条增加到4000多条,现在每年的繁殖数量都在1000条以上,扬子鳄已成为被国际贸易公约批准的第一种可以进行商品化开发利用的受胁动物。
中外专家联手促扬子鳄重生 总数已过万条
在美国布朗克斯动物园人工环境中出生和长大的扬子鳄(土龙),被引入崇明东滩野外栖息地后,首次成功繁育出下一代。
2009年7月14日,正在北京出席“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的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执行总裁JohnRobinson表示,“这为拯救极度濒危的扬子鳄提供了新的希望”。
据介绍,该项目是在中国国家林业局和上海市林业局的领导下,由华东师范大学、WCS所属的布朗克斯动物园、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湿地公园、浙江长兴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四家通力合作、共同实施的,香港海洋公园提供了部分经费支持。
这次在野外发现了15个扬子鳄幼体是从美国引入的扬子鳄和中国长兴扬子鳄的后代。这些幼鳄的诞生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WCS与华东师范大学等多家合作伙伴10几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
“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这都是激动人心的消息。”项目参与者、世界著名鳄鱼专家JohnThorbjarnarson博士说,“这个小种群的成功,证明了把扬子鳄带回他们原有的分布区是有希望的。”
引入扬子鳄的计划始于1999年,当时WCS和安徽省林业厅、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在皖南开展了一个野生扬子鳄调查。皖南是中国仅存的野生扬子鳄分布区,但仅仅是扬子鳄曾经的广阔分布区中的一小块地方。调查发现,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在不断下降中,现有数量估计不足130只。
在2001年召开了一次扬子鳄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建议将人工繁育扬子鳄引入其栖息地。第一次引入是在2003年,安徽扬子鳄研究繁育中心将3只人工繁育扬子鳄释放到了宣城红星水库,当时那里还有野生扬子鳄分布。
为了提高野外扬子鳄的遗传多样性,WCS从北美引进了12只扬子鳄,其中布朗克斯动物园6只,迪斯尼动物王国和圣奥古斯丁鳄鱼养殖园各3只。在这些扬子鳄中,研究人员们挑选了3只,与浙江长兴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提供的3只扬子鳄一起,于2007年6月,释放到了崇明东滩湿地。释放之前,WCS和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兽医对它们进行了仔细的健康检查,并为他们安装了无线电追踪装置。
华东师范大学和崇明东滩湿地的监测人员发现,这些引入的扬子鳄成功地进入了冬眠,并且在第二年交配成功,在野外第一次产下16枚卵。
曾经在华东湿地广泛分布的扬子鳄(土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也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红色名录中的极度濒危动物,是世界上现存23中鳄鱼中最濒危的一种。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扬子鳄也是现存两种钝吻鳄之一,另外一种是生存状况非常好的美国钝吻鳄。
扬子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较难繁殖。1980年中国曾繁育出第一幼鳄,成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目前,浙江长兴县的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集生态、科研、教育等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扬子鳄自然繁育基地。
扬子鳄多年来遭到大量的捕杀,洞穴被人为破坏,蛋被捣坏或被掏走。而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大大减少了扬子鳄的主要食物——水生动物的数量。建国初期,浙江长兴县及周边地区曾出现大批野生扬子鳄,由于人类繁衍和大量湿地被耕种,导致扬子鳄栖居环境恶化,其自然种群数量日趋减少。
据《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介绍,目前扬子鳄等濒危物种放归自然的工作稳步推进。扬子鳄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全国扬子鳄总数已经达到1万多条。
保护级别扬子鳄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CITES附录I,IUCN则列为极危。
1979年在宣州夏家度建立扬子鳄养殖场,开展人工饲养繁殖研究,1982年6月建立扬子鳄自然保护区,1983年 在保护区内设立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先后投资170万元,建成小型饲养库塘8座,分年饲养池10个,繁殖区1处,孵化、饲养、越冬系统1座。经过几年试验,基本成功,人工孵化成活率达 95.4%,共已殖幼鳄2000余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1983年5月24日,为了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扬子鳄》特种邮票,全套2枚。
相关资料扬子鳄又名鼍,将扬子鳄称为鼍,早在商殷的甲骨文里就有记载了。古人常认为鼍是龙的一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就将扬子鳄称为鼍龙。老百姓则将它称为土龙、猪婆龙。总之古代人们将扬子鳄视为“龙”。
扬子鳄是水陆两栖的爬行动物,喜欢栖息在人烟稀少的河流、湖泊、水塘之中,它大多在夜间活动、觅食,主要吃一些小动物,如鱼、虾、鼠类、河蚌和小鸟等。它忍受饥饿的能力很强,能连续几个月不进食。
人们常常用“鳄鱼的眼泪”来比喻那些假惺惺的人。因为人们看到扬子鳄在进食的时候常常是流着眼泪在吃一些小动物,好像是它不忍心把这些小动物吃掉似的。那么扬子鳄流眼泪是怎么回事呢?它的眼泪并不是出于怜悯,而是由于它体内多余的盐分主要是通过一个特殊的腺体来排泄的,而这个腺体恰好位于它的眼睛旁边,使人们误认为这个腺体分泌的带有盐分的液体就是它的眼泪,当它进食的时候,腺体恰好在分泌带盐分的液体,所以人们常常认为它是在假惺惺怜悯这些小动物了。
扬子鳄有冬眠的习性,因为它所在的栖息地冬季较寒冷,气温到0℃以下,这样的温度使得它只好躲到洞中冬眠。据观察,它冬眠的时间从10月下旬开始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左右结束,算来扬子鳄冬眠的时间有半年之久。它用以冬眠的洞有些不一般,洞穴距地面两米深,洞内构造复杂,有洞口、洞道、卧室、卧台、水潭、气筒等。卧台是扬子鳄躺着的地方,在最寒冷的季节,卧台上的温度也有10℃左右,扬子鳄在这样高级的洞内冬眠,肯定是非常舒适的。它在冬眠的初始和即将结束的这两段期间内,入眠的程度不深,受到刺激能够有反应。中间这段时间较长,且入眠的程度很深沉,就好像死了似的,看不到它的呼吸现象。
刚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扬子鳄,首先要全力以赴去觅食,这时洞外已经是暮春时节了。过不多久,体力充分恢复后的扬子鳄们,雌雄之间开始发出不同的求偶叫声和雌雄一呼一应,在百米之外可听到雄鳄洪亮的叫声,雌鳄较为低沉的叫声。它们以呼叫声做为信号,逐渐靠拢,聚合到一起。这时大约已经到了6月上旬。扬子鳄在水中交配,体内受精。到了7月初左右,雌鳄开始用杂草、枯枝和泥土在合适的地方建筑圆形的巢穴供产卵,每巢约产卵10~30枝之间。卵为灰白色,比鸡蛋略大。卵上面覆盖着厚草,此时已是夏季最炎热的季节了,很快,部分巢材和厚草在炎热的阳光照射下腐烂发酵,并散发出热量,鳄卵正是利用这种热量和阳光的热能来进行孵化。在孵化期内母鳄经常来到巢旁守卫,大约两个多月的时间,母鳄在巢边听到仔鳄的叫声后,会马上扒开盖在仔鳄身体上面的覆草等,帮助仔鳄爬出巢穴,并把它们引到水池内。仔鳄体表有桔红色的横纹,色泽非常鲜艳,与成鳄体色有明显的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扬子鳄的群体中,雄性为少数,雌性为绝对多数,雌雄性的比例约为5∶1。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一种有趣的自然规律。动物学家们经过研究才发现:纯吻鳄的受精卵在受精的时候并没有固定的性别。在它的受精卵形成的两周以后,其性别是由当时的孵化温度来决定的。孵化温度在30℃以下孵出来的全是雌性幼鳄,孵化温度在34℃以上孵出来的全是雄性幼鳄,而在31~33℃度之间孵出来的,雌性为多数雄性为少数,如果孵化温度低于26℃或高于36℃,则孵化不出扬子鳄来,扬子鳄的受精卵在孵化时大多在适宜孵化雌性的气温条件下,这就造成了雌多于雄的情况。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地区,面积44300公顷,1975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扬子鳄及其生态环境。
本保护区地处江南古陆与金陵凹陷的过渡地带,全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形错综复杂、沟塘、渠、坝星罗棋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池溏、沟冲、山洼和水库中,分布有我国特有的,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有“活化石”之称的扬子鳄。扬子鳄与美洲密西西比河鳄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两种淡水鳄,数量极其稀少,被国家的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采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相结合的措施,使扬子鳄的种群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初步解除了该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扬子鳄研究进展
早在3 000年前,我国的甲骨文字就有关于扬子鳄的记载,但直到1879年才由福韦尔(Fauvel)命名为 Alligator sinensis而公诸于世。有关扬于鳄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先后在扬子鳄生态学、组织学、胚胎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整个研究历程粗略地可分为2个时期。
1.拯救扬子鳄物种的研究(1982~1992年)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扬子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73年国际保护野生动物大会将其列为临危种和禁运种。1981年中美科学工作者联合调查结果为:野生扬子鳄仅存数300~500条。为了拯救扬子鳄,我国政府于 1982年在安徽宣城投资兴建了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同时一些学者围绕着扬子鳄的种群分布和数量、栖息地、食性、繁殖、冬眠、洞穴、活动规律等广泛开展研究。陈壁辉和他的同事们对扬子鳄种群数量和分布、扬子鳄的形态学和生态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于1985年出版了专著《扬子鳄》。虽然早在1976年人工孵化扬子鳄就获得成功,但人工饲养幼鳄过程中出现卵黄硬结而导致大量幼鳄死亡的问题(仍未解决)。陈壁辉等(1989)分析了幼鳄出生后的野外生态条件,测定了幼鳄的能量代谢,计算出幼鳄将体内卵黄全部消化完所需时间后发现,幼鳄孵出后喂食过早是导致幼鳄卵黄消化困难并形成硬结的原因。据此采取的措施为:一是将幼鳄孵化温度升高至31~32℃,以加速幼鳄卵黄吸收速率;二是推迟喂食时间至幼鳄孵出后18~20天,以使卵黄完全被吸收。同时发现,孵化的前20天,湿度为95%以上,20天后降为90%左右,能提高孵化率,消灭孵化卵出现膨胀现象。1987年扬子鳄的孵化率达95%以上,而幼鳄的死亡率仅为2.1%(1982年幼鳄死亡率为40%)。扬子鳄蛋壳外粘稠物质对防止卵脱水和外界水分过多地进入卵内,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若粘稠物质遭到破坏,就将降低孵化率。潘继红等(1988)发现,一些幼鳄的死亡是由变形杆菌引起的肝病致死或是由构橼酸杆菌、假单胞杆菌和变形杆菌合并感染肺而致死的。最近,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的王仁平等在死亡幼鳄的胃肠中发现有大量的线虫,因此,线虫感染可能也是导致幼鳄死亡的原因之一。
经过10多年研究和多方努力,扬子鳄孵化率和幼鳄成活率均保持在95%以上,种群数量有了很大增加,不仅拯救了扬子鳄这一物种,而且为扬子鳄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1992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濒危动植物贸易会议”上,批准了扬子鳄可以进行商业养殖和商业开发。据李成元等调查,至 1994年底,在83 000多hm2扬子鳄保护区内野生鳄为667~740条左右;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内的人工饲养鳄为4 376条,1997年底已达7 000余条。
2.扬子鳄组织胚胎学及生理学等基础理论的研究(80年代末~现在)
扬子鳄鳞甲本质上与真皮鳞类似,而形成方式与鸟类羽毛的发生有相似之处。皮肤腺有3种;背腺、泄殖腔麝腺和下颌腺。背腺仅在胚胎或幼鳄背中线左右两侧第2行鳞片下呈对称分布,以后出现不对称的退化,至成体时则呈不对称分布,因此是一种退化器官。泄殖腔麝腺和下颌腺均属全泌腺,其功能与交配和繁殖有关。扬子鳄舌腺有简单的单管腺和复杂的复管泡状腺2种类型,主要分布于舌尖及舌背中线两侧的固有层内,具滑润食物和排泄氯化钠的功能。连续低温孵化将抑制舌腺的发育或阻止舌腺的形成。成年扬子鳄味蕾集中分布于舌中部,而胚胎期,于孵化第48天才开始发生,除舌尖最前部外,其余舌表面都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味蕾,这可能也是一种退化现象。扬子鳄食管上皮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上皮表层细胞由柱状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发生与鸟类有类似之处。扬子鳄胃上皮,在胚胎期曾一度出现过杯状细胞,随之凋亡。胃腺有2类,贲门腺及幽门腺为单管腺(少数也有分枝),胃底腺为分枝管状腺,它们均由胚胎时期的胃上皮向固有膜内陷形成。组织化学研究表明,贲门腺和幽门腺主要由粘液细胞组成,但在腺管底部也可能具有壁细胞和主细胞;胃底腺细胞组成与哺乳类相似。扬子鳄小肠与哺乳动物比较,肠壁缺少粘膜肌层,绒毛由固有膜向肠腔突入或由上皮向固有膜内直接凹陷形成,小肠腺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的前段,孵化第52天,小肠绒毛上皮和大肠皱襞上皮中才出现明显的杯状细胞。扬子鳄肝和胰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形成方式与鸟类鸡基本一致。扬子鳄呼吸系统中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层含有纤毛细胞、粘液细胞和基细胞3种细胞,而在胚胎期,气管和支气管上皮中只能区分为亮细胞和暗细胞2种,其纤毛细胞和粘液细胞可能是在孵出后形成的。但肺上皮中纤毛细胞在孵化第46天时已明显形成。其肺上皮Ⅰ、Ⅱ两型细胞、喉的组织结构及形成过程与哺乳类较相似。作者最近对扬子鳄胚胎外周血液研究发现,血细胞的类型和形态可明显地分为2个时期,孵化第40天之前各型血细胞幼稚细胞所占比例大,而第40天后则幼稚细胞所占比例很小,这与其骨髓在孵化第40天之前形成相符合。扬子鳄肾脏结构与其它爬行类相似,但其近曲小管和收集管上皮细胞中不具有质膜内褶,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有少量质膜内褶,这与其淡水生活相吻合。扬子鳄的嗅觉较发达,其鼻腔大,鼻甲等结构比其它爬行动物复杂,嗅觉细胞的数量也相应增多。扬子鳄内耳结构与鸟类很相似,3个半规管的发育具一定的次序;视觉器官的结构与其它鳄类相比,其虹膜内的括约肌、睫状体内的睫状肌均属横纹肌,视细胞椭圆体内线粒体嵴突与线粒体长轴相平行。扬子鳄胚胎视网膜分层规律、视锥与视杆细胞的分化进程与爬行动物蜥蜴、石龙子相似。扬子鳄血糖值通常保持在108.75±23.5mg/100ml的基准水平附近,但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变化与温度的季节变化有一定联系。
综上所述,扬子鳄的组织结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与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相适应。如发达的嗅觉、视觉和听觉与陆上捕食、营巢等行为相适应;特殊的肺小腔结构及味蕾构造又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血糖浓度的季节变化与扬子鳄的冬眠期、活动期或繁殖期的周期性交替相适应。扬子鳄胚胎学研究对于探讨扬子鳄的系统进化,确认其分类地位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证据。如扬子鳄胚胎早期的胃上皮出现过杯状细胞,说明扬子鳄与较低等的两栖类动物亲缘关系甚远;鳞甲及喉腔的形成方式等又提示我们,扬子鳄与鸟类和哺乳类均有相类似之处;背腺的发生及退化过程进一步证实了扬子鳄与密河鳄具有相当近的亲缘关系,二者具有共同的祖先,但成年密河鳄仍具有两侧对称的背腺,据此推测,扬子鳄比密河鳄可能具有更高层次的分类地位,或者说密河鳄是一种比扬子鳄更为古老的鳄类。
当然,扬子鳄的研究还急需拓宽和加深。尽管扬子鳄的肉已成粗产品“扬子鳄肉松”,第一双扬子鳄皮革特制的皮鞋亦已悄然问世,但这仅是扬子鳄开发利用的一个开端。要进行深度开发利用,还需解决扬子鳄大批量繁殖和养殖等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扬子鳄具有特殊的进化地位。如何分类归属,目前争论不一,扬子鳄的性别决定机制也引人瞩目,诸如此类问题,单从组织学水平似乎难以确定,深入开展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研究过程与结论
2003年在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对扬子鳄的吼叫规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专题研究.在监测中,记录了吼叫日期、吼叫时间、吼叫数和天气情况.扬子鳄在每年的3月开始吼叫,11月停止吼叫;扬子鳄的吼叫数在不同的月份差异极显著(χ2检验:χ2=448.29,df=8,P<0.01),其中6月扬子鳄吼叫最为频繁,其吼叫数占全年的26.0%;繁殖期间(6-9月)扬子鳄吼叫数明显高于非繁殖期(Mann-Whitney U检验:U=2.0,P<0.05);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扬子鳄的吼叫数呈极显著差异(χ2=233.18,df=17,P<0.01),存在明显的吼叫高峰,白天吼叫多于晚上(U=12.5,P<0.05);天气的变化对吼叫没有影响.分析表明,扬子鳄的吼叫与其繁殖行为关系紧密,吼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异性,同时有保护领域的功能.
2003年4月27日,将经过兽医检查挑选出来的两雌一雄人工养殖的健康成年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释放到安徽宣城红星扬子鳄保护点,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测定其释放初期4周内的活动区域,共记录372个位点;还通过白天望远镜观察和夜间灯光计数法观察了它们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3条扬子鳄经过3~14d后处于不同的稳定区域内,具领域特征;雄性个体的活动区域大于雌性,日活动区域面积的变化也大于雌性;局部环境选择上均趋向靠近岸边并具有茂密植被的区域.
基于150例不同胎龄的扬子鳄胚胎,将扬子鳄胚胎发育过程分成28个时期.早期胚胎主要以外部形态如体节、体曲程度、脑泡、感觉器官、附肢、鳃弓、颜面部突起、心脏、皮肤等作为分期标准;晚期胚胎主要以器官发育的组织学指标为分期依据.发现在前20个时期中,每个时期的胎龄与密河鳄的很一致,后8个时期的胎龄与密河鳄有差异.分析认为,鳄类晚期胚胎的分期依据应增加器官发育的组织学指标,以便使不同鳄类的胚胎发育有一致的分期标准,为鳄类发育生物学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3头扬子鳄血样取自宣城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利用一对简并引物对MHC 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通过克隆、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测序,并将测得序列与下载的8个物种MHC序列比对,确定序列差异和变异位点;利用MEGA软件构建NJ树,PAUP4.0构建MP树.结果得到10种不同的序列,片段长166bp.核苷酸序列中有38个变异位点,氨基酸序列中有23个变异位点;推定的抗原结合位点非同义替换(dN)明显高于同义替换(dS).10种序列的NJ树和MP树极为相似,均为A、B两个分支,两个分支明显的特异性位点核苷酸序列中有9个,氨基酸序列中有7个.表明扬子鳄MHC Ⅱ类B基因第二外元有较高的多态性,有利于扬子鳄饲养种群的遗传保护.
1999年至2002年7~10月内的4个时段,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调查发现野生扬子鳄洞穴40个(现用24个,遗弃16个).对洞口的方向、隐蔽程度、距水面高度、与水源距离及与村落距离等5个可能影响扬子鳄洞穴选择的环境变量做了测定.结果表明:87.5%的洞口在水面0~0.5 m及<0 m,85.0%距水源<5 m,32.5%朝北,72.5%植被覆盖度≤70%,42.5%距村落<100m;距水面高度、与水源距离、洞口方向和隐蔽程度的主成分贡献率依次降低,累计达76.6%.方便入水是洞口位置选择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