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河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马河镇

1、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马河镇一、基本情况

马河镇位于陇西县城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约55公里,镇域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带。全镇地形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地貌为黄土梁卯与河谷地形。全镇平均海拔1800米,无霜期141天,年均降水量不足430mm,平均气温5.9℃。全镇辖8个村、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825人。辖区流域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222亩,人均3.2亩,横穿全境,全镇村村通汽车,社社通农用车,有大小道路50余条,公路总里程达360余公里,交通较为便利。2006年总产粮食4080吨,人均产粮39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605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近几年来,该镇把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来抓,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经济结构,压夏扩秋,压粮扩经。2006年,全镇夏秋比达4 :6,粮经比3 :7,其中洋芋种植面积74500亩,农民人均从洋芋产业中获得纯收入35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5%左右。

(二)畜牧产业初具规模。全镇按照“退耕还林奠基础,舍饲养殖促转化,良种引进增效益”的思路,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大力发展饲养殖的各项扶持政策。坚持以畜促草、以草带畜、草畜转化,走“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模式。目前,全镇大家畜4300头(匹),猪8500头,羊2680只,鸡1.2万只,建立优质牧草基地3000亩,“家家户户养猪鸡,规模养殖有牛羊”的养殖格局初步形成。

(三)劳务产业逐步壮大。全镇实行劳动力的培训输转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健全体系。建立健全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平台,摸清了劳动力的底子,建立了劳动力信息档案库;二是加强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对适龄劳动力进行了培训,年培训保安、建筑技工、电动缝纫等人员8期3650人。三是促进输转。通过政府推动、能人带动、组织联运、市场拉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年输转5000人,创劳务收入500万元。

(四)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把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作为增强农村干部发展后劲的核心举措来抓。按照“一事一议”筹资金,“机修为主上规模,人机结合保质量”的总体要求,2005年全镇实现梯田化目标。

(五)社会各项事业协调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有所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电力通讯、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此同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民调、困难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安排等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马河镇马河镇地处荆门西北山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接栗溪、南临漳河、西与当阳、远安相望,北连南漳,是一个集山区、矿区、库区于一体的乡镇。境内矿产、林木资源十分丰富,煤、铁、铜、石灰石等矿藏遍布全镇,其中煤炭储量达3000万吨,居全市首位。全镇辖9村1居委会,49个村(居)民小组,3118户,1.2万人,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其中农业户2287户,农业人口7885人,总劳力4011人,务工经商劳力 2813人。全镇有耕地面积12565亩,人平1.44亩;水域面积12370亩,人平1.5亩;山林面积228000亩,人平27.6亩。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马河镇把发展经济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全力推进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全镇企业总产值达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农业总产值6819万元,比上年增长5.1%;工业总产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7331万元,同比增长29.6%;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063万元,同比增长116.8%;规模工业利税达到1313万元,同比增长30% ;规模工业利润达到851万元,同比增长26.8%;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53691万元,同比增长22%;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5509万元,同比增长23%;完成综合财政收入1159万元,比上年增长9%;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5521万元,同比增长36%,贷款余额达1450万元,同比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 4300元,比上年增加380元。

农业发展特色明显。马河镇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山区特色,发展“一村一品”,全镇培育出了八大农业基地,袋料香菇基地、山羊养殖基地、土鸡养殖基地、袋料黑木耳基地、有机茶叶基地、田家坪柑桔基地、板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袋料黑木耳全年新增20万袋,达到30万袋;袋料香菇种植新增30万袋,达到150万袋;生猪出栏新增1399头,达到15370头;山羊出栏新增14578头,达到60000头;家禽受禽流感影响,出栏(笼)减少27000只,达到63000只。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拉动、典型带动、政策推动等措施,马河镇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镇农民通过这八大基地,人均增收近200元,全镇水稻产量达到4266吨,油菜产量达到1176吨,食用菌产量达到475吨。

工业运行安全高效。马河镇坚持“兴工富镇”发展战略,紧扣安全生产和企业管理两大关键,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通过加强企业管理,落实目标责任,严格控制成本,高效运作资金,抓住市场机遇,企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全年共产原煤47.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上交税金1224万元,比上年增长28%。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马河镇狠抓了农村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资66万元,新修铁钱、双河环村、铁坪蔡家沟、三里岗通村等通村、通组公路4条13公里;全镇新建沼气池80口;秋冬农田水利建设投资59.7万元,投入标工1.73万个,开挖土石方1.98万方,渠道维修5公里,堰塘扩挖改造100口,解决干旱死角150亩,巴岩水库整险加固工程也已经开工。重点抓了新农村示范点三里岗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筹集资金270万元按国家三级标准设计修建了5.1公里村级油路,投资35万元修建了1.5公里通组公路,打水井187口,建水窖28个,投资39万元新挖改扩堰塘60处,较好地解决了全村群众行路、吃水、灌溉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金融形势稳定。马河镇坚持生财为本,努力壮大主体财源,巩固基础财源,培植新兴财源,促进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2006年完成综合财政收入1159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扎实推进,春季开学共免除全镇中小学生学杂费8万多元,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民政工作落到实处,救助特困对象176户342人,解决3户群众住房难,15人治病难的问题。在今夏“5·4”和“6·30”暴雨后,转移安置倒房灾民5户17人,投入8000元帮助韩富尧等7户购买和维修住房,贷款7万元扶持46户困难灾民发展产业,发放救助款1.2万元,发放救灾粮食1万公斤,被子10床,衣服1000余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启动,全镇参合农民7369人,参合率达到87%。积极开展“关爱返乡农民工”计划,对228名返乡农民工进行了免费体检。组织全镇妇女进行“三查”,培训计生信息员59人次。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投资近20万元进行了维修升级,群众性文体活动日益丰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通村、通组公路建设顺利开展,集处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均有序正常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在去年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步。

2006年,马河镇先后被区委、区政府评为“2006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06年度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06年度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先进单位”,被区人民政府评为“2005-2006年度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