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泽

西部矿业公司副总裁、青海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创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80.08-84.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大学,地雷爆破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86.08-89.03 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94.03-96.07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爆炸理论及应用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97.06-99.11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后 ,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在北京军区、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等单位工作,担任过工程师、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03年6月起,先后担任西部矿业公司科技顾问、技术总监、总工程师和副总裁等职。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中组部、科技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先后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后”、“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2009全国“讲理想、比贡献” 活动科技标兵、“2007中国十大科技英才” 、“2007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 、“第四届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007青海省重大科技贡献奖”、 “第五届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第二届发明创业奖”及2005和2006青海“全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为“青海省首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省首批"人才小高地"领军人物,现兼任青海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创新方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常务理事等,并担任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主持完成了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承担完成了30多项重要工程项目的技术设计和应用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正式出版著作及教材8部;获得各种科技奖励和荣誉40多次,其中,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次;申请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
在科研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有:(1)1992年主持的“DD-1型大爆破专用电延期雷管”,可延期60段,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关键技术,成功地应用到世界最大规模——珠海大爆破工程(1.2万吨炸药)。全国第五届爆破学术年会总报告指出:该技术对毫秒爆破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后该成果相继应用到多个重大工程,均获得了成功;(2)1998年主持完成的“条形药包端部效应和最佳空腔比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成功地应用到中央最大的援藏项目—西藏满拉水电枢纽工程;还成功地应用到青藏铁路建设之中;(3)2004年负责完成了国家攻关项目“电位调控浮选新技术在锡铁山铅锌矿的应用”,并建立了世界第一条高原电位调控浮选新技术生产示范线,实现了减少药剂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选别指标。
在科研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有:(1)负责创建了青海省首家博士后工作站—西部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青海省唯一);(2)负责创建了西部矿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青海省唯一);(3)负责创建了西部矿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