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靶向
“基因靶向”技术,也通常被称作基因敲除。“基因靶向”技术利用胚胎干细胞改造老鼠体内的特定基因。在“基因靶向”技术的帮助下,科学家可以使实验鼠体内的一些“不活跃”基因失去作用,从而发现这些基因的实际功能。科学家希望借此发现人类一些疑难杂症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原因,并最终找到治疗途径。目前,“基因靶向”已被应用于对囊肿性纤维化、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和癌症的研究。
在公报中,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指出,“基因靶向”的应用为人类的胚胎发育以及人类对抗衰老和疾病带来了希望。“在老鼠体内进行的‘基因靶向’已经渗透到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在未来许多年内,它将继续帮助人类理解基因功能,继续造福人类。”公报中这样写道。
2007年度诺贝尔奖评选活动于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当日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奖首个奖项——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人马丁·埃文斯 ,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尤其是“基因靶向”技术的发明方面所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