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智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融智学是专门研究“协同智能”或“协同之智”的学问体系。

由于作为融智学研究对象的“协同智能”或“协同之智”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基本类型,因此,融智学也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论。融智学主要是在语言学与信息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融智或智融是融通智慧或智慧融合的缩写。其中“融”字的含义取“融合和融通”两个词条;“智”字的含义取“智力、智能和智慧”三个词条。“融智”术语是在1992年13省市自治区经济法学术会议上邹晓辉的论文中正式提出的。2006年底Google网页搜索引用“融智”83100项;Google学术搜索引用“融智”508项。

狭义的融智学是一门研究人际、机际、人机之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高度协作、优化互动的学问。它作为专门研究(狭义)协同智能的概念、原理和实例的学问在2000年提出,其代表作(可作为融智学导论的《字本位与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获广东省优秀科技专著2006出版基金资助,其主要的内容涉及理论融智学、工程融智学与应用融智学三个层次。

如:

理论融智学主要解决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的几个基础性难题:

1、(系统理论的)信息定义,即:信息,在形式类型上可数字化、在概念内容上可属性化、在本质关系上可序位化的。

2、(自然与人工)本体三要件,即:符号或术语、概念或思想、关系。

3、(基本范畴)“信息(意、文、义)与物(质能)”等价于“本体与载体”。

工程融智学发现并发明人脑与电脑协同处理信息的新方法:间接形式化计算模型,可突破机器翻译(模式识别、语言处理和知识表达)技术瓶颈。

应用融智学断言金融的实质是智融,并找到“产学研、教学用、人用机算”一体化管理和创造性合作性生产式教学的具体融智途径,为融智与融资的结合铺平了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