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蕈甲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毛蕈甲科

分类地位 昆虫纲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扁甲总科 Cucujoidea 毛蕈甲科 Biphyllidae LeConte, 1861(= Diphyllidae)

形态描述 体微小,尖卵形,较隆起;体长2-3mm;褐黄色;体表密生短绒毛。前胸腹板不向后方延长,可与大蕈甲科Erotylidae区别。头短,前口式;表面具刻点。触角11节,生于复眼前外方,先端2-3节形成明显或不明显的棍棒。上颚中等,弯曲。下颚须4节,较细;下唇有横宽的颏,梯形;下唇须3节,较细;眼横阔或圆。前足基节窝后方封闭;后胸后侧板与前侧板不分离。足有卵圆形前基节窝,所有基节窝分离;跗节5-5-5,第4节小型,着生在第3节的叶瓣下;爪简单。鞘翅完整。腹部有5个可见腹板,第1腹板在靠近后足腿节处有凹的腿线。

生物学描述 生活在真菌中或树皮下。

分类及分布 本科已知6属200种以上,大多数分布在世界除新西兰以外的热带地区。6属名录如下: Anchorius,Anobocoelus,Biphyllus,Diplocoelus,Euderopus,Gonicoelus。我国仅知Biphyllus属5种,均分布在台湾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