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式多任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在以前的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 3.1,多任务方式是“协作式多任务”,意思是说一个任务得到了 CPU 时间,除非它自己放弃使用 CPU ,否则将完全霸占 CPU ,所以任务之间需要协作——使用一段时间的 CPU ,放弃使用,其它的任务也如此,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在现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中,如Window 95及之后的Windows版本,使用的就是“非抢占式多任务”了,它的总控制权在操作系统手中,操作系统会轮流询问每一个任务是否需要使用 CPU ,需要使用的话就让它用,不过在一定时间后,操作系统会剥夺当前任务的 CPU 使用权,把它排在询问队列的最后,再去询问下一个任务……。这种方式上的不同造成 95 和 3.1 性能上的不同:3.1 中如果有一个任务死锁,则系统也同样死锁;95 中有一个任务死锁,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具有最高优先级的线程就是当前正在运行的那个线程。驻留在CPU内正在运行的线程会在什么时候中止呢?一是属于它的时间片已经到期,二是加入了另一个优先级更高的线程。通过不断从一个线程到另一个线程的切换,给人的感觉是线程的执行是同时进行的。线程并非随时需要运行,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某个线程需要等待用户的输入,另一个线程的信息或等待I/O请求,否则便无法执行下去。有些线程也许本来就处于挂起状态。

----在抢占式多任务系统中,操作系统必须具有从任何一个运行的程序上取走控制权和使另一个程序获得控制权的能力。一个抢占式系统下运行的应用程序不用担心独占系统,因为系统会合理地给每个运行的任务分配时间块。将这种系统称做抢占式系统是因为它不管在所给时间块内会发生什么事,都抢占运行程序的控制权。OS/2和UNIX都是抢占式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