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

疾病描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内产生每分钟达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绝大多数发生于有心脏病的患者如风心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等。
症状: 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常在100-160次/分之间,节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快慢不等,脉搏也强弱不等,同一分钟内脉搏数小于心跳数。当心室率不太快时,病人可无自觉症状;室率过快时,则可有心悸、头晕胸闷、气急等。心房颤动使心输出量降低30%,常可发生心功能不全。慢性心房颤动时房内常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
检查方法: 心电图上P波消失,而代之以频率为350-600次/分、形状大小不同、间隔不均匀的f波。QRS波群间距离绝对不规则。
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心室率不快而又无心衰,症状不明显者,勿需特殊治疗,仅需针对病因治疗。
阵发性房颤发作时室率快,症状明显,或诱发肺水肿、或心衰者可选①西地兰0.1-0.6mg加50%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尤其适合有心衰者。②异搏停5-10mg加50%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有效后,改口服维持2周左右(上药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者禁用)。③心律平70mg加50%葡萄糖20毫升缓慢静注,亦可用140mg加入5%葡萄糖液200毫升中静滴。
持续房颤具备复律指征者可采取①药物复律,主要是用喹尼丁。②同步直流电复律,电复律更安全可靠。
2.中医治疗
可口服中成药通脉养心丸,心肌通。
注意事项: 1.心房颤动多由心脏病或其他因素所致,因此,防治心脏病和其他因素(如甲亢伴房颤时,要用抗甲状腺药物),是预防本病发生关键。
2 .心房颤动患者切忌剧烈运动,尤其老年患者应避免任何形式的耗费体力的活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住在较高楼层,数据表明,房颤患者上楼过程中发生猝死及无征兆心脏骤停的几率是常人的三十倍。
3.心房颤动转复正常后,应继续服药和对原发病的治疗,以防复发。
房颤的诊断依据:1.病因:最常见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亦可见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低温麻醉、胸腔和心脏手术后、急性感染及脑血管意外也可引起。
2.房颤分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前者历时短暂,起止突然,后者指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不做处理不能中止者。
3.可有心悸,心功能不全,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及脉搏短绌等。
4.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细小的、形态不同的、频率不规则的颤动波,称f波,QRS波形态与窦性相同,心室律不规则,120-180次/分,如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缓慢且规则,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时并旁道下传者时心室率可快达200次/分以上,QRS波群多数具有心室预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