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周光华,男,1951年11月出生,重庆壁山人,空军少将。1969年12月入伍,1972年10月考入后勤工程学院,历任空军工程兵大队见习技术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参谋长、大队长,处长、后勤部副部长、部长、空军第10航空军副政治委员、空军大同指挥所(93601部队)副政治委员、2000年8月任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1994年7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

2.周光华,男,1946年11月生,上海人,大学毕业,高级教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长期研究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国际教育中心研究员,民办大学副院长,华夏当代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儒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员等。被多部辞典收入名人辞条和专家人才库。专先秦古籍历史文化,重地域经济和教育理论探索。多次参加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会、海峡两岸国际学术会、《春秋》经传国际学术会、布鲁塞尔中欧建交30周年中华文化高层学术会、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中国教育学会第五次全国教育改革学术会、陶行知诞辰百周年学术会活动等。发文《中学教育构成应具备行为意识教育功能》,教改建议国家采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观命题初探》认为,陶行知为创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做出奠基性贡献。该文多被国内外传刊。发文《乡土教育是最好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我国教育定位和发展》、《素质教育是推动中国社会开放进步发展的必然途径》等。为探国家法治发文《管子法治思想探析》。发文《从<春秋>经窥见齐桓公争霸的作用》,指出齐桓公充当卫道角色,但以管理家庭为基础建立新秩序,对待兴的地主经济,对华夏文化传播做出贡献。向国家部门交文《我国西北部经济发展切入点和对策》、《中国战略发展策略意见》等。论文《华夏族群的起源与齐文化融合》,认为《山海经》是研究上古华夏族群起源的重要古籍。华夏族群起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女娲氏、燧人氏、伏羲氏、太昊(皞)氏、少昊(皞)氏族群,在黄河流域融合产生华夏族群。炎帝、黄帝继承发展到长江流域,炎帝蚩尤是包括苗族在内的华夏诸族的共祖。黄河泛滥流淌,山东成东部“孤岛”,血脉杂交、治水和海盐供中西部族民生活需要是促成华夏族群融合的重要原因。齐桓公改革称霸,推动家庭自耕农经济的国家管理体系完成华夏族群融合。发论文三十多篇,出版专著《〈山海经〉探华夏源》、《远古的华夏族》两部,探索华夏族群起源及中华民族融合进步的历史过程。主编(名誉)、副主编、参编全国及地方文集3部、史志1部。

3.周光华1939年5月生,湖北黄陂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武汉市黄陂区长堰镇人大副主席,经济师。曾任战士、班长、排长、塔耳公杜青石武装部长、公社武装部副部长、夏家寺水库副主任、长堰镇纪委书记。在部队服役时,获得团、师、武汉军区奖励,获得团、师特等射手称号,参加过武汉区大比武,参加过全团武装横渡长江。热爱本职工作,担任人大工作近10年来,不论是换届、选举,都能按法律要求办理,经常组织该行政区域内的市、县人大代表视察、检查工作。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有住队包村工作,每年都能按时完成党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